阮元
谁家有此好湖山,况是西风竹阁间。 秋水正宽情共远,宾鸿初到客将还。 汪伦潭上舟迎岸,辛渐楼头酒照颜。 为问净慈古开士,再来我可不缘悭。 注释:谁家有如此美丽的湖山?更何况是在西风吹动竹林的阁中。秋水宽广,我的心情也与远方的人一样遥远。北归的鸿雁刚刚抵达,主人就要离去。汪伦在潭上迎接我们上岸,辛渐在楼上为我们斟酒,让我们的脸上泛起红光。请问那位净慈寺的古老和尚,他会不会再次来我这里呢
【注释】 道光癸未:指清朝道光帝年号为癸未。三元:指科举考试中的解元、会元和状元。林召棠:字秀山,广东吴川人,道光元年(1821)中举,道光五年(1825)状元及第。粤越华粤秀:指广东的越华书院和粤秀书院。 【译文】 文运三阳开泰在西粤,几年来我连续被推荐。 七千里外频频听到喜讯,八十年间出英才。 岭海番禺继承旧宅子,吴川水月起高台。 众位说我桃李满天下,春风五次吹遍五管回。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暖房示书之(己未)》。全诗如下: 落日黄尘暗锦鞯,退朝且就曲房眠。 别开茶熟香温地,好待风饕雪虐天。 索尔新诗凭素壁,记人往事有青毡。 炉灯夜读慈机下,此事伤心二十年。 注释与赏析: - 首联:“落日黄尘暗锦鞯”,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景象。夕阳下的尘埃被染成黄色,仿佛覆盖在华丽的鞍具之上,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 - 颔联:“别开茶熟香温地,好待风饕雪虐天”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运用的手法、语言和情感,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给出相关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对《题海印阁(癸未)》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并给出注释及赏析。首先理解诗的意思:广州珠江之畔,雨过天晴后依然酷热,新建成的阁楼快慰人心;登上阁楼,可以俯瞰整个珠江景色;在阁中窗内可以看到白云山的美景;乘舟远行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道光癸未正月廿日余六十岁生辰时督两广兼摄巡抚印抚署”,交代了作者的生辰及职务,表明作此诗的时间和原因;“督两广兼摄巡抚印”,是当时作者的官职。“竹树茂密虚无人迹”“避客竹中”,描绘了一幅幽静闲适的隐居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煮茶竟日即昔在广西作一日隐诗意也”,写自己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怀念;“画竹林茶隐图小照自题一律(癸未)”
不浪舟小坐(癸未) 莫讶牵船上岸居,绝无波浪一舟虚。 夹窗全借蕉榕竹,摊几惟留笔研书。 静坐岂能忘世虑,清吟方算是公馀。 若将绿影当秋水,比似珠湖可得如。 注释: - 莫讶牵船上岸居:不要惊讶地被拖到岸边居住。 - 绝无波浪一舟虚:即使有波浪,也不会让小船失去平衡。 - 夹窗全借蕉榕竹:窗户两旁全是竹子和藤萝。 - 摊几惟留笔研书:只留下笔和砚台供写作。 - 静坐岂能忘世虑
粤西(癸未) 四千里路粤西还,祗过东边一半山。 袭职土司小封建,射生岩峒古夷蛮。 镇兵胫走铅为瓦,猺妇肩佣银作镮。 富不甚饶贫不饿,乞儿少见路途间。 【注释】 粤西:广东、广西的西部地区。 四千里路:形容道路遥远。 祗过东边一半山:只是走过了东部的一半山区。 袭职土司:指担任土司官职。 射生:打猎取食。 岩峒:指山间或山洞。 古镇兵:指驻扎在边疆的士兵。 铅为瓦:用铅制做的瓦。 猺妇:瑶族妇女。
【注释】 凉天佳月即中秋:凉天,天气凉爽;即,就;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况到中秋宿雨收:况且到了中秋节的夜晚还下着小雨,已经收停了。 清露满城凉满树:清晨的露水使得整个城市都变得清凉了。 海光当面月当楼:月光照射在海面上,映照在楼阁上。 得闲心气如云淡:闲暇时心情平静,好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淡薄。 向老年华似水流:看着自己逐渐变老的身体,就像流水一样。 风景安恬波浪静:景色宁静祥和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变,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由粤西入粤东每怅官居少静缘难将清兴寄林泉即今山水朝朝换权作园池处处迁终日小舆看竹坐几回虚枕压溪眠一邱一壑如相傲可是珠湖射鸭船 注释:从粤西进入粤东
高楼何处卧元龙,独倚孤山百尺松。 人与峰峦争气象,窗收湖海入心胸。 经神谁擅无双誉,阑影当凭第一重。 却笑扶风空好士,登梯始见郑司农。 诗句详解: 1. “高楼何处卧元龙”: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仰望天空的壮丽景象。元龙(张辽)常用来指代英雄豪杰,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渴望有如英雄般的气概和抱负。 2. “独倚孤山百尺松”:诗人独自靠在高耸入云的孤山上,手拿一棵百尺高的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