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怒涛如雪拥蛟门,百道楼船过虎蹲。 旗鼓一新人气壮,风云四合炮光屯。 句章郡县来相望,横海将军许细论。 果使水犀腾浪去,不教海外有孙恩。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怒涛如雪拥蛟门: - 描述的是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海浪如同被雪花般的白沫所包围,显得极其壮观和震撼。这一句通过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猛烈和力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百道楼船过虎蹲: -
《天台山大雪三日》 【译文】 三天里天台山上飘落着厚厚的积雪,顿使千丈高的山峰显得更加峻拔高耸。华顶的雪景必定能够排成玉树银花的美景,石梁上的雪仿佛能听到冻住银涛的声音。涧中的险道常常让人翻车,溪流的激流却难以划桨。谁能得到春风吹暖日,让四座山都沐浴在温暖的春风之中? 【注释】 (1)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 (2)三日:指三日后。 (3)千峰一丈高: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4)华顶:山顶。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展示诗句,然后给出译文,并且每个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释中会使用一些关键词,以增加对诗句的理解和解释。最后,我会附上我的赏析。 解析: 1. 种花还得傍门墙,满县春风忆故乡。 - 注释: “种花”指的是种植花草树木,“门墙”则通常指代家门或者家门前的墙壁,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家或他的住所。“满县春风”指的是春天的风充满了整个县城。“忆故乡”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怀念他生长的地方。
注释: 1. 海角天涯望可哀,古贤多少不能回:在遥远的海角天涯,我望着家乡(感叹人生旅途的艰难和遥远),古人有多少英雄豪杰无法回来。 2. 七千里外榇曾返,六十年馀孙竟来:我远在他乡七十里外,我的灵柩曾经被送回家乡,而我已经离开故乡已经六十多年了。 3. 家计百年自清白,国恩五世受栽培:家族的基业可以维持一百年,我得到了国家的恩惠和栽培。 4. 后人有庆先人德,文武科名岂易哉
注释: 癸未:农历的日期,这里指代作者的生日。 漓江:广西的一条河流,风景优美。 爽气:清新的空气,爽朗的气息。 闲倚篷窗暮色催:靠在船窗边欣赏黄昏的景象。 日影倒腾峰顶去:太阳在山顶落下,影子倒映在水面上。 晚凉平贴水边来:凉爽的晚风轻轻吹拂着水面。 野渔舟小藏岩洞:渔船在洞穴中躲避风雨。 古堠烟清护石台:古代烽火台上升起的烟雾清晰可见。 万山深处宿:在群山之中住宿。 残月四更回
【注释】 1.李西岩:即李纲。西岩,他的号。 2. 儒将威名定不虚:儒将,这里指李纲。儒将威名,指他以文臣领兵,威震敌胆。 3. 风涛:波浪。 4. 储胥:古地名。今河南原阳一带。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人南下,汴京失守,宋钦宗赵桓被俘,北宋亡。第二年,金人攻陷原阳,即此。 5. 檛鼓:古代军中打击战鼓助威的器械。 6. 造得:制造得到。 7. 浮木柹(chán):把船身做成圆筒形
诗句:“同是中朝第一流,云螺彩蟒拂麟洲。状元风度今庄叔,才子神仙旧邺侯。” 译文:我们都是中朝的杰出人物,如云螺彩蟒般璀璨,仿佛在麟洲上拂过。如今,我以状元的身份风度依旧,昔日才子的风采如同神仙一般,曾经的邺侯也不过如此。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李墨庄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其中,“同是中朝第一流”表达了诗人对李墨庄的赞赏,认为他与自己一样,都是中朝的第一流人物
【注释】 甲申: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作者68岁,时在福州。小琅嬛:即小蓬莱山,在福州西湖中。经室:书房。迂叟:指王羲之。列仙:指谢灵运、鲍照等南朝诗人。謏闻:传说中伊尹的《太誓》中有“不有嘉客是令名”的话。伊家:指伊尹。茂先:即谢灵运,字休源。 【赏析】 这首七绝题画诗,以咏物起兴,借物寓意,抒写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金碧霞城护洞天,竟名此地小琅嬛。”描绘了福州西湖景色
曹娥江外驿签长,百曲清溪绕石梁。 夏气出山云莽莽,晴烟归壑水浪浪。 风前高树吟蝉早,桥外平田吠蛤凉。 却羡老农耘稻毕,一般闲意立斜阳。 【注释】 1. 曹娥江: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一条河流。 2. 驿签:古代驿站传递文书的凭证。 3. 百曲:形容曲折众多。 4. 石梁:位于曹娥江上的一座桥梁,横跨两岸。 5. 夏气:夏季的气息。 6. 云莽莽:云彩浓密。 7. 晴烟归壑:晴朗的天空下,烟雾消散
【注释】 诚本堂:浙江巡抚署的东面有一座石屋,以汉代的尺度来度量它的高度是一丈二尺多,它的势子如夏云初起般高峻,卓立成峰。足围很小,而顶上要顶几乎两倍。山峰之可望可登,上下通透的三十一个洞穴。我在嘉庆七年移立在澹宁精舍的方池中,用“余”字为日字题名,名为云台峰,我故乡本有云台山,因此我用苏黄壶中的九华诗韵来题咏它。壬戌:指嘉庆七年。 【译文】 云台峰耸立在海上,何时才能凌霄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