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诗句释义: 1. 苏斋久已入诗谈,更与西江水共参。 - 这句表达了谢蕴山对苏斋的热爱和珍视,将其视为自己诗作中的灵感来源。"苏斋"很可能指的是他的书房或工作室,而"诗谈"则表明他在这里沉浸于诗歌创作之中。"更与西江水共参"意指他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将西江的水作为灵感之源,反映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2. 学士坊边新改井,先生溪上旧师覃。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分析诗歌的情感、意象、手法等,最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进行分析。“谢蕴山前辈”是作者的自称,也是对友人的一种称呼,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敬称。“先生清望似苏公”,意思是说覃溪先生的名声与苏东坡的名声相似。“自号”,即自称为某。“小住南昌别业中”,意思是说在南昌有一片别业
绛绡高向半天垂,十丈难攀最上枝。 因在堂西宜夕照,若生岭北更多诗。 清阴勿剪百年后,浓色常留三月时。 有此红云能捧日,牡丹那得染胭脂。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绛绡高向半天垂 - 绛绡:一种红色的纱罗。 - 高向:直冲向,指向天空。 - 半天垂:形容树枝伸展到高空。 - 译文:红色的纱罗高高地向上伸展,如同触手可及的天边。 2. 十丈难攀最上枝 - 十丈:形容高度极高。 - 难攀:难以攀登
月轮还见十分圆,金绮馀情不夜天。 镫色照开花苑外,歌声飞过彩云边。 民腾善气春如海,官有清声酒亦贤。 同是南江持节者,共将欢庆祝尧年。 注释: - 月轮还见十分圆:月亮依旧圆满如初。 - 金绮馀情不夜天:金银的光辉仍然在天上闪耀,夜晚依然明亮。 - 镫色照开花苑外,歌声飞过彩云边:灯笼的光芒照亮了花圃外的景物,而歌声则飘过了彩云。 - 民腾善气春如海:民众洋溢着善良的气息,春天就像大海一样宽广
【注释】 移竹:指种植竹子,以代替旧时的宅院。己未:唐穆宗的年号,公元825—827年。檀栾:树木苍翠貌。 轩窗:窗户。清寒:冷清、寂寞。凉雨疏疏:清凉的细雨声。 遮莫(zēmu):或许。报平安:报喜讯,即寄语平安。 【译文】 南门西侧门外的竹林高大挺拔,清晨破晓时移植了一百竿。 处处轩窗都是洒落的影子,我的家门本来就显得清寒寂寞。 梦中听到淅淅沥沥的凉雨声,坐着看秋风在庭院里缓缓飘荡。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国清寺的所见所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朱阁琼台未及攀,长松纤草叩云关。 - "朱阁琼台"可能指的是国清寺的华丽建筑,而"未及攀"表示作者尚未有机会登上这些建筑。"长松纤草"则形容了山中的松树和草丛。"叩云关"则描绘了山间的云雾缭绕的景象。 2. 六朝山色禅光定,双涧泉声客性闲。 - "六朝山色"可能指的是古时南朝的景色,而"禅光定"则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注释: 恐是芙蓉海上城,灵都望见月初生。 夜幕降临时,定有仙胎路过此地,春天结束时,没有杜鹃叫声。 屐齿溪山闲后想,灯花诗句客中情。 请听一夜船头浪涛声,已觉东风暗里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戊午年(公元1688年)春天的一天夜晚,坐在船上,看到天上的月亮升起,想到了自己和朋友的友情,以及他们的诗歌和生活。 首句“恐是芙蓉海上城”,用“芙蓉”来形容月亮的美丽
督署西堂木棉题海印阁不浪舟小坐坡公谓岭南凉天佳月即中秋不以日月为断癸未中 道光辛巳恩科兼摄广东巡抚监临事和德文庄公乾隆庚寅监临试院中旧扁诗韵题甲子浙闱试院煎茶诗卷中(癸未) 珠江试院药洲旁,又看茶煎第一纲。 三榜连元期两省,五传登第喜同堂。 清风满座隔帘影,明月照人闻茗香。 一十八年成老辈,放闱还到少年场。 注释: - 道光辛巳恩科:指的是清朝道光帝在道光十年举行的恩科科举考试
这首诗是诗人王之涣在癸未年间,经过昆崙关时所作的《题昆崙关策骑图》诗作。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 “巡过龙宾又入邕”:这两句描述诗人走过昆崙关,然后进入了南宁。 - 关键词:龙宾、南宁 - 注释:龙宾是古代地名,这里指昆崙关附近的地方。南宁是今天的南宁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昆崙关出发,进入南宁的行程。昆崙关作为重要的关口
注释: 正当山水奔腾处,更有高楼抵浪回。 初夏暑风出羊峡,三更皓月满崧台。 行随石磴层层转,卧使帘窗面面开。 为惜珠江太繁俗,海珠楼上有谁来。 赏析: 《宿阅江楼》是一首描绘阅江楼景色的诗作。诗人在诗中描绘了阅江楼周围山水的自然美和建筑的美,表达了对阅江楼的喜爱之情。 首句“正当山水奔腾处”,描述了阅江楼所在的位置,这里山峦起伏,水波荡漾,景色十分壮观。这里的“奔涌”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