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阁琼台未及攀,长松纤草叩云关。
六朝山色禅光定,双涧泉声客性闲。
止观何人参智者,题诗此处是寒山。
老僧若问天台赋,惟有三幡句不删。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国清寺的所见所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朱阁琼台未及攀,长松纤草叩云关。
  • “朱阁琼台”可能指的是国清寺的华丽建筑,而”未及攀”表示作者尚未有机会登上这些建筑。”长松纤草”则形容了山中的松树和草丛。”叩云关”则描绘了山间的云雾缭绕的景象。
  1. 六朝山色禅光定,双涧泉声客性闲。
  • “六朝山色”可能指的是古时南朝的景色,而”禅光定”则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双涧泉声”则描绘了山涧的流水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客性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1. 止观何人参智者,题诗此处是寒山。
  • “止观”可能指的是佛教的修行方法,而”参智”则暗示了思考和领悟的过程。”题诗此处”则表明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诗句。”寒山”可能是诗人自喻或对某个地方的描述。
  1. 老僧若问天台赋,惟有三幡句不删。
  • “老僧若问”可能指的是一位僧人询问诗人的创作。”天台赋”可能指的是一种关于天台山的赋文。”三幡句不删”则表明诗人认为某些句子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因此不会被删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国清寺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寺庙的建筑、山中的风景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和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