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何处卧元龙,独倚孤山百尺松。
人与峰峦争气象,窗收湖海入心胸。
经神谁擅无双誉,阑影当凭第一重。
却笑扶风空好士,登梯始见郑司农。
高楼何处卧元龙,独倚孤山百尺松。
人与峰峦争气象,窗收湖海入心胸。
经神谁擅无双誉,阑影当凭第一重。
却笑扶风空好士,登梯始见郑司农。
诗句详解:
- “高楼何处卧元龙”: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仰望天空的壮丽景象。元龙(张辽)常用来指代英雄豪杰,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渴望有如英雄般的气概和抱负。
- “独倚孤山百尺松”:诗人独自靠在高耸入云的孤山上,手拿一棵百尺高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孤独高傲的个性。
- “人与峰峦争气象”:通过与山峰的对比,突出了诗人自身的气宇和胸襟,以及他与众不同的气质。
- “窗收湖海入心胸”:窗户如同一个窗口,将湖光海景尽收眼底,意味着诗人胸怀壮阔,视野开阔,能够包容万象。
- “经神谁擅无双誉”:这里讨论的是学问或精神方面无人能及的美誉,表达了一种对卓越成就的赞美。
- “阑影当凭第一重”:在栏杆的影子中,诗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反映了他对自身地位的认知和自信。
- “却笑扶风空好士”:此处用反讽的语气,嘲笑那些表面上看似有才但实际上无实际才能的人。
- “登梯始见郑司农”:郑司农可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诗人通过登楼梯的形象,比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事情,也暗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译文:
高楼矗立,俯瞰四方,仿佛可以容纳元龙般豪迈的气魄。独自倚靠在孤山百尺高的松树下,展现出坚定不移的意志。与周围的山峰相比,更显其独特风采。透过窗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心胸因此更为开阔宏大。无人能出其右的学识和声誉,如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栏杆的影子中,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位子,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于那些表面看起来才华横溢但实则无实际能力的人,只能报以冷笑。只有亲自攀登这座阶梯,方能真正领悟郑司农的伟大。
赏析:
这首诗是阮元对其生活和情感状态的一种表达,充满了哲理和诗意。诗中不仅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也展示了诗人对自我、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