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注释】 乙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与谷雨之间。 萧萧:形容风声。 雷塘路:地名,即今江苏无锡市的雷峰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任长山县途中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在道中风雨交加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家乡、对友人的种种思念和感慨。 “风雨近清明”,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时间——清明前后,而地点正是作者即将踏上征程的长山县道中。 “萧萧过驿程”,第二句紧承第一句而来,描绘了风雨中的驿道场景
登峄山 络绎群山势,兹山定一尊。 排天云作嶂,入地石连根。 鲁柝邾相近,秦碑魏不存。 只今游揽处,不必到书门。 注释: 络绎:形容车辆行人往来不绝。 兹山:指峄山。 定一尊:比喻峄山在群山中最为高大、突出。 排天云作嶂: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是天设的屏障。 入地石连根:形容山峰陡峭,岩石裸露,与地面相接,如同树根一般深入地下。 鲁柝、邾相近:指的是古代鲁国和邾国相邻,现在距离很近。
注释: 1. 婀娜春风里: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2. 柔桑巳拂稊:柔桑(嫩绿色的桑叶)已经长出了小芽,覆盖了地面。拂稊,意为覆盖。 3. 曾经纤手种:指女子曾经亲手种下这些柔桑。 4. 刚与一肩齐:柔桑刚刚长出的小芽与女子的肩膀一样高。 5. 绿影初胜剪:绿影(指桑叶)开始长出来的时候,比剪刀还要锋利。 6. 青园未上梯:青园(即菜园)还没有上梯子采摘。 7. 闲闲在何处:闲闲
每有论文暇,游怀相与偕。 豪华非绛帐,踪迹共青鞋。 软草平侵路,圆荷半帖阶。 随时齐物理,生也亦无涯。 注释: - 每有论文暇:每当有机会闲暇时。 - 游怀相与偕:游览的心情相互伴随。 - 豪华非绛帐:华丽的装饰并不比古代的帐篷(绛帐)逊色。 - 踪迹共青鞋:足迹遍布于青鞋之上。 - 软草平侵路:柔软的草地平伸到了道路的边缘。 - 圆荷半帖阶:圆形的荷叶覆盖在台阶的一半上。 - 随时齐物理
【注释】: 上虞县(今浙江绍兴) 曲水平穿岸,长林绿压垣。 石桥多似路,山县小于园。 白舫依官渡,红梯倚戍墩。 剧怜溪谷里,考绩尚称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上虞县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句“曲水平穿岸”,描述了小河弯曲地穿过岸边,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第二句“长林绿压垣”,则描绘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梁湖道中(丙辰) 屈曲梁湖水,舟行乱过桥。 山深皆有路,浪静不通潮。 暮色浮松顶,清香动麦苗。 谢公吟赏处,踪迹祗渔樵。 注释: - 屈曲梁湖水:形容梁湖水弯曲曲折。 - 舟行乱过桥:小船在江上行驶时,船只交错而过。 - 山深皆有路:山路深处都有道路可走。 - 浪静不通潮:海浪平静时,不与潮水同步。 - 暮色浮松顶:傍晚时分,松树的枝叶倒映在水面上。 - 清香动麦苗:微风送来阵阵麦田的芳香气息
【注释】: 恭进授受礼成文册得旨云措词典雅尚为得体赐蟒袍一件荷包二对恭纪(丙辰) 枢密传优诏,微臣被宠褒。 双荷联赐袋,九蟒绣宫袍。 德似日难绘,恩如天更高。 趋庭虽戏采,恋阙欲簪豪。 赏析: 此诗是一首祝贺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贺诗。诗人以“恭进授受礼成文册”开首,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然后,他表达了对自己受到皇上宠爱的喜悦之情。接着,他又描绘了皇上赏赐给百官的各种物品
【注释】 骤:突然。 朅来:来到。 细绕:轻轻环绕。 高阴:高处的阴凉,即高树浓荫。 迟客:客人。 赤城:天台县城,故址在今浙江天台县赤城山。 【赏析】 诗人于戊午年(公元868年)初夏,由临海至天台,作此诗。 首联“骤暖蒸凉雨,新晴得快风”,写乍到天台时,天气骤变,暑气顿消,爽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骤”字用得传神入妙,写出了天气变化的速度之快。“蒸凉雨”指初夏的雨
【解析】 本诗的译文:石梁洞深可容纳千人,石桥横跨其外。古洞空山腹地,飞梁驾洞门。横空划日影,分罅夹云根。仰险危将坠,探深响易奔。操蛇神若至,应有夜光屯。 【答案】 译文: 石梁洞深可容纳千人,石桥横跨其外。 “古洞”句意为:古老的洞穴在空旷的山腹中,飞来的石桥横跨洞口;“横空”句意为:飞来的石桥横空划过太阳的影子,分缝间夹着云根;“仰险”句意为:抬头仰望那危险而将要坠落的深渊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清晨雨后,我登上了吴山。山下的山峰整齐排列,云中的太阳还未升起。在这片被雨水洗涤过后的土地上,人们结束了一夜未眠的梦。五月的清晨,虽然有一丝微寒,但并不刺骨。草木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江湖上传来雨点的声响。如果不是因为登高远眺,我怎么会独自躺在严城的城墙上呢? 注释: - 晓雨后登吴山:早上下雨后,我登上了吴山。 - 足下峰齐列:脚下的山峰整齐排列。 - 云中日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