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金华夜泊》的译文。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赏析。 百里春风满,群帆莫色横。 译文:百里范围内,春风已经吹遍了,无数帆船在夜色中航行。 注释:百里,表示范围广阔;春风满,指春风遍布各处;群帆莫色横,意思是众多帆船在夜晚的海面上行驶,没有停歇的迹象。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夜晚景色,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 远山连野烧,淡月下滩声。
【注释】 人材:人才。昭代:指明朝。渊薮:比喻贤能之士,如水之深广。尽充赢:全部被选拔出来。 鉴别:辨别。推先辈:推崇先贤。师资:师友。得老成:得到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 风流:指文才、风度。古籍:古代典籍。雷雨:比喻天降大任于人。莅清盟:降临清明的盟誓。 文昌:指文昌星,古人认为文昌主文章。气,这里指气势。银河洗甲兵:形容科举考场上,才华横溢的文人如同银河一般洗净了他们的兵器。 【赏析】
华顶茅篷底,枯僧忘世情。 披云采春茗,劖雪得黄精。 虎迹穿林见,龙腥带雨生。 此中百五辈,疑有应真名。 注释: 1. 华顶茅篷底:华顶,指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茅篷,是佛教徒的临时住所;底,底部,指茅篷下面的地方。 2. 枯僧忘世情:枯僧人,即僧人已经修行到很高层次,已经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和情感。 3. 披云采春茗:披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采春茗,采摘春天的茶叶。 4. 劖雪得黄精:劖雪
【注释】 石门:指庐山。 荡阴:水波荡漾的阴暗处。 齐向:一齐涌向。 浅濑(xiè):浅浅的水流。 澄潭:清澈的水池。 受远风:承受着远处吹来的凉风。 晚潮:傍晚时的潮水。 归海:回返大海。 绿:泛绿色。 落日:太阳落山时发出的红色余晖。 三重岭:指庐山上的东、西、南三个山峰。 【赏析】 《石门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石门潭的景色,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
诗句释义: 1. 石色峰峰变:描述山峰因岩石风化而色彩变化,仿佛山峦的颜色在不断变化。 2. 溪声步步斜:描绘溪水流动的声音伴随着山势的起伏,水流声音给人一种听觉上的美感和空间上的延伸感。 3. 棕闾围野屋:棕闾指的是用棕榈树皮包裹成的小屋或篱笆,包围着周围的田野房屋。 4. 杉竹隐春花:杉木和竹子在春天的花朵中隐约可见,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5. 入寺听诗板
【注释】: 四山看野烧:四面的大山中,可以看到烧荒的痕迹。 一路入荒榛:一路上进入荒凉的丛林。 石卧频疑虎:石头躺卧着,让人怀疑是老虎。 松明远照人:松树燃烧的火把,远远照亮了行人。 城关延过客:城门关闭,阻挡住了外来的客人。 行李累齐民:旅途中的行囊拖累了百姓。 为忆去年好,山阴画舫春:回想去年的好时光,春天的时候在山阴画舫游玩。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戴良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赏析】 《宿上方广寺》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此诗以夜宿上方广寺藏经楼,为题,描写了诗人在寺院中过夜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对世事沧桑、名利浮沉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写诗人夜宿上方广寺藏经楼时的情景:云彩像飞流直下的瀑布,诗人则高卧于佛殿之中,接近于太清境地。这两句用“高眠”、“近太清”等词语,写出了诗人在寺庙中的心境。 颔联写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仰望星空
【注释】 常:常常。云峰:山名,位于浙江新昌县西北。丙辰: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孱颜:指瘦弱的面容。碧峰:指山峰的颜色。沧海:大海。挂帆:指船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一次游览浙江常云峰时有感而作的一首七律。诗人抓住常云峰的特点,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描写了常云峰奇特的风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雨后得秋意,草虫声渐多。 此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夜晚,秋意渐浓,草丛中的小虫开始鸣叫,声音逐渐增多。表达了作者在这样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感受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 楼阴流素月,山影接明河。 这句诗描述了月亮从楼宇的阴影中露出来,照亮了下面的草地,而山脉的影子与明亮的银河相接,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这里的“楼阴”和“山影”分别指代高楼的阴影和山脉的影子
【注释】 过平乐:在今广西南宁一带。 截壁:指山崖上长满青苔的悬崖峭壁。截,通“巉”。 殷(yīn)雷:雷声隆隆。 九秋:指秋季。古代以孟、仲、季三个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这里指深秋。 万峰间:形容山峰众多,错落有致。 溪渔:指捕鱼的渔民。 馀意慰诸蛮:意思是说,百姓们心情安定,可以慰藉那些少数民族了。 【赏析】 《过平乐》是一首七绝,作者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