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顶茅篷底,枯僧忘世情。
披云采春茗,劖雪得黄精。
虎迹穿林见,龙腥带雨生。
此中百五辈,疑有应真名。
华顶茅篷底,枯僧忘世情。
披云采春茗,劖雪得黄精。
虎迹穿林见,龙腥带雨生。
此中百五辈,疑有应真名。
注释:
- 华顶茅篷底:华顶,指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茅篷,是佛教徒的临时住所;底,底部,指茅篷下面的地方。
- 枯僧忘世情:枯僧人,即僧人已经修行到很高层次,已经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和情感。
- 披云采春茗:披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采春茗,采摘春天的茶叶。
- 劖雪得黄精:劖雪,用刀割开雪地;黄精,一种中草药,可以入药,也可以食用。
- 虎迹穿林见:虎迹,老虎行走过留下的痕迹;穿林,穿越树林;见,可见。
- 龙腥带雨生:龙腥,形容龙的气息弥漫开来;带雨,与“穿”字连用,表示雨水从龙的身体上滑落下来;生,出现。
- 此中百五辈:此中,这里;百五辈,指众多的和尚;辈,一代。
- 疑有应真名:疑,猜测;有,存在;应,应该;真名,真正的名字或称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一角。诗人以枯僧的身份,描述了他在这里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其他僧侣之间的互动。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