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立孱颜,浓云常在山。
翻疑碧峰走,出没白云间。
云气无时尽,此峰终古闲。
遥知沧海上,认取挂帆还。
【注释】
常:常常。云峰:山名,位于浙江新昌县西北。丙辰: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孱颜:指瘦弱的面容。碧峰:指山峰的颜色。沧海:大海。挂帆:指船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一次游览浙江常云峰时有感而作的一首七律。诗人抓住常云峰的特点,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描写了常云峰奇特的风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怪石立孱颜,浓云常在山。
翻疑碧峰走,出没白云间。
云气无时尽,此峰终古闲。
遥知沧海上,认取挂帆还。
【注释】
常:常常。云峰:山名,位于浙江新昌县西北。丙辰: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孱颜:指瘦弱的面容。碧峰:指山峰的颜色。沧海:大海。挂帆:指船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一次游览浙江常云峰时有感而作的一首七律。诗人抓住常云峰的特点,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描写了常云峰奇特的风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注】赐貂裘恭纪(辛亥) 垂问衣貂未,颁裘到从官。 恩真同顾复,臣本最清寒。 著雪趋金殿,含香下玉栏。 归来面慈父,持共采衣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垂问衣貂未 - 注释:皇帝询问是否已经穿上了赏赐的貂皮衣物。 - 赏析:此句反映了皇帝对臣子的关心,通过询问穿着情况来表达对臣子福祉的关切。 2. 颁裘到从官 - 注释:皇帝将貂裘赐予了官员们,作为他们的奖赏。 - 赏析
登州杂诗十首其一 (甲寅)的诗句是:㡉腄分图远,莱牟凿境通。山高饶怪石,海阔有长风。卤地鱼盐薄,沙田黍稷丰。我来千里外,小住一城东。以下是对该首诗各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1. 诗句释义: - 㡉腄分图远:描述了登州地理位置的广阔和重要性。 - 莱牟凿境通:表达了登州地形的奇特和交通的便利。 - 山高饶怪石:描绘了登州山区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岩石地貌。 - 海阔有长风:展现了登州海域辽阔
【注释】 御园:即御苑。唐代帝王宫苑名。癸丑年,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云淡星争出,风微月有波:天空渐亮,云朵淡薄,星星争先露出来;微风轻拂,月光在水面上荡漾。五更残雨歇,四野嫩凉多:夜深时,细雨停歇,田野一片清凉。湿气归林薄,清香发黍禾:露水滋润着树林草泽,稻米、小麦等粮食散发着清香。行行天欲曙,休问夜如何:路上行人,看到天色已破晓,不要管夜如何长了。 【赏析】
【注释】: 1. 厗□接白檀:厗,通“垠”,边际;□,通“圻”,边陲。白檀,地名,今名白山、白河一带,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 2. 辇道依红树:辇,帝王的车驾;红树,指红色的树,这里指宫门两旁的红树。 3. 舟梁护碧栏:梁,桥梁;碧栏,指绿色的栏杆。 4. 天颜初日霁:天颜,天子的脸面;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密云县迎接皇帝的诗。诗人从地理位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泉宗庙扈驾 其一 (癸丑)》。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维皇濩德泽,甘雨湛郊原。 维皇,即指唐玄宗,这是在赞扬唐玄宗的恩惠如同甘霖般滋润着大地。“濩”(huò),古同“渥”,意为深厚、广大。 晓晴云尚渍,夏首绿初繁。 晓晴,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阳光明媚。“渍”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被露水打湿。“夏首”,指的是夏天的头,也就是初夏的时候。“绿初繁”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宫槐交翠盖,堤草藉龙轩。青畴契宸赏,黄屋瞻崇尊。敷筵坐临水,赐食共衔恩。清醴度双阙,于此镜心源。》 注释: 1. 宫槐交翠盖,堤草藉龙轩:宫槐和堤草交织在一起,就像皇帝的车子一样。 2. 青畴契宸赏,黄屋瞻崇尊:青草和田野都与皇帝的赏赐相匹配,皇族们仰望着皇帝的尊贵地位。 3. 敷筵坐临水,赐食共衔恩:皇帝在水上铺设了席子坐下,赐予食物,大家都在享受这份恩惠。 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其作用,最后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作者的思想情感。 “山谷通灵气”一句,是写灵岩山的自然环境。灵岩山在浙江绍兴,这里指的应该是灵岩寺,是江南名刹之一,以山水之胜著称。“伽蓝出世情”一句,写灵岩寺的人文景观。灵岩寺始建于东晋,南朝梁时改名为云门寺,唐贞观年间又重建。唐代诗人常建曾游此山
诗句如下: 冠山森杰阁,吐气接洪蒙。 晓户宜宾日,低檐可避风。 卷环连碧玉,磨镜出青铜。 何处携东海,坡公一袖中。 注释如下: 1. 冠山:指登州附近的山脉,以秀丽著称。 2. 森杰阁:形容山峰林立,高耸入云。 3. 吐气接洪蒙:形容山峰的气势宏大,仿佛能吞吐天地间的风云。 4. 晓户宜宾日:形容早晨阳光照射在山间,景色优美。 5. 低檐可避风:描述山间地势较低,可以遮挡风雨。 6.
登州杂诗十首 其三 三面瀛洲水,舟行绕岸回。风波休转漕,斥堠必登台。渔户编船住,番夷纳赆来。 注释译文: - 三面瀛洲水,舟行绕岸回。 - 注释:周围被瀛洲水环绕 - 风波休转漕,斥堠必登台。 - 注释:不要在风暴中航行,一定要登上高台 - 渔户编船住,番夷纳赆来。 - 注释:渔民用竹条编织成小船居住 - 去年英吉利,受吏过蓬莱。 - 注释:去年英国受到官员的欺扰 赏析:
注释:甲寅,即甲辰年(公元1844年)的三月。 锁院:古代帝王或高官将朝中官员禁闭于内宫,不许他们随意出入。浃旬,指十天。惊寒衣转加:因寒冷而增加衣物。 地东天早曙,春远树迟花;地东天早曙,春天的早晨,东方的天空早早就亮了,远处的树木上开满了花。 夜雨逢三月,云涛落万家;夜里下了雨,三月的雨水落下,像万顷的波浪一样。 成连渺何处,寒水满平沙;成连
诗句释义: 1. 石色峰峰变:描述山峰因岩石风化而色彩变化,仿佛山峦的颜色在不断变化。 2. 溪声步步斜:描绘溪水流动的声音伴随着山势的起伏,水流声音给人一种听觉上的美感和空间上的延伸感。 3. 棕闾围野屋:棕闾指的是用棕榈树皮包裹成的小屋或篱笆,包围着周围的田野房屋。 4. 杉竹隐春花:杉木和竹子在春天的花朵中隐约可见,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5. 入寺听诗板
【解析】 本诗的译文:石梁洞深可容纳千人,石桥横跨其外。古洞空山腹地,飞梁驾洞门。横空划日影,分罅夹云根。仰险危将坠,探深响易奔。操蛇神若至,应有夜光屯。 【答案】 译文: 石梁洞深可容纳千人,石桥横跨其外。 “古洞”句意为:古老的洞穴在空旷的山腹中,飞来的石桥横跨洞口;“横空”句意为:飞来的石桥横空划过太阳的影子,分缝间夹着云根;“仰险”句意为:抬头仰望那危险而将要坠落的深渊
【注释】 石门:指庐山。 荡阴:水波荡漾的阴暗处。 齐向:一齐涌向。 浅濑(xiè):浅浅的水流。 澄潭:清澈的水池。 受远风:承受着远处吹来的凉风。 晚潮:傍晚时的潮水。 归海:回返大海。 绿:泛绿色。 落日:太阳落山时发出的红色余晖。 三重岭:指庐山上的东、西、南三个山峰。 【赏析】 《石门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石门潭的景色,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
【注释】: 四山看野烧:四面的大山中,可以看到烧荒的痕迹。 一路入荒榛:一路上进入荒凉的丛林。 石卧频疑虎:石头躺卧着,让人怀疑是老虎。 松明远照人:松树燃烧的火把,远远照亮了行人。 城关延过客:城门关闭,阻挡住了外来的客人。 行李累齐民:旅途中的行囊拖累了百姓。 为忆去年好,山阴画舫春:回想去年的好时光,春天的时候在山阴画舫游玩。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戴良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金华夜泊》的译文。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赏析。 百里春风满,群帆莫色横。 译文:百里范围内,春风已经吹遍了,无数帆船在夜色中航行。 注释:百里,表示范围广阔;春风满,指春风遍布各处;群帆莫色横,意思是众多帆船在夜晚的海面上行驶,没有停歇的迹象。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夜晚景色,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 远山连野烧,淡月下滩声。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清晨雨后,我登上了吴山。山下的山峰整齐排列,云中的太阳还未升起。在这片被雨水洗涤过后的土地上,人们结束了一夜未眠的梦。五月的清晨,虽然有一丝微寒,但并不刺骨。草木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江湖上传来雨点的声响。如果不是因为登高远眺,我怎么会独自躺在严城的城墙上呢? 注释: - 晓雨后登吴山:早上下雨后,我登上了吴山。 - 足下峰齐列:脚下的山峰整齐排列。 - 云中日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