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诗句释义及注释: - 尚书画策本虚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策略制定者(尚书,古代官职,负责国家行政)的尊敬,认为他们的策略出自真心,不带有私心。"虚怀"意为心胸开阔,真诚无邪。 - 白叟奇谋抵决排:这里描述的是一位老者提出了出人意料的、高明的策略,足以解决重大问题,"抵决排"可能指的是解决了重大的难题或冲突。 - 泰岳馀根归鲁卫:泰山作为五岳之一,其根基深厚,象征稳固与长久
【注释】壬申:农历十二月初一。三元:指科举考试中的解元、会元、状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云台山驻军后,在海边种田、营建村落的生活情景。 首联“云台山下结军辕,弓矢锄犁共一屯”。云台山是诗人驻军的所在地,山上山下都是驻军的地方。这里用“弓矢”、“锄犁”来表现驻军勤于耕稼的艰苦生活。 第二联“田已为桑原是海,营惟种柳半成村。”写军营周围的景色。“田已为桑”
注释: 才是春明三月中,纷纷已飏落花风。 正当春天里,园里的花儿已经纷纷凋零,飘落在春风里。 恰当半谢新生绿,翻似初开少放红。 正好在花半开的时候,新长出的绿叶与初开的红花形成对比。 一例分笺酬令节,几番秉烛入芳丛。 为了庆祝佳节,人们互相赠送鲜花作为礼物。 与人究竟曾何补,惭愧家庭乐自同。 但无论怎样,也比不上家庭的欢乐,因为我不能像他们一样享受家庭的温馨。 赏析:
【注】 决河:指黄河。曾向郁州奔:曾在郁州(今安徽怀宁)向南奔腾。碧海浑波,指黄河水波。共吐吞:一起注入渤海。东去淮沂,淮水、沂水都发源于此。频夺路:频频抢路。西来蒙羽,《汉书·武帝记》,张骞出使西域,从月氏国回来,说有鸟从西边飞来,形状像雁而大,羽毛五彩斑斓,有花纹,翅膀很长,脚却短小,鸣声像鹦鹉而高亢悲切,名叫“胡马”,据说是西域所产,汉武帝得到胡马,派使者带着它返回,使者骑着马走了很久
【注释】: 朝暾:指初升的太阳。 阵合:指排兵布阵。 胊东:古县名,汉置,治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后属东郡、东海郡,故址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十二月十一日夜宿海州云台山东海营次日阅兵 其二 (壬申)。诗中描绘了一幅冬日行军的壮伟场景,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行军图景,令人读来心旷神怡。 前四句描写的是行军途中的自然景观和行军布阵的情况。“石台高处起朝暾”,意思是说
【注释】 小园杂诗 其六(壬申)小园休赋庾兰成,但向幽轩较雨晴。 入户风圆飞絮转,铺池水定落花平。 偶思昼寝安横榻,更为斋居结小棚。 多少案头书史在,商量可似古人情。 【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写诗人退居小园后,读书吟诗、修竹种梅、筑亭架桥的闲情逸致。首联点明题旨:不要学庾信赋诗,只须与幽雅之轩相对比晴雨,便可领略其中的妙趣。颔联以风、雨为线索,描绘了庭院中飘飞的柳絮和池塘里漂浮的落花
【注释】 九陌:指京城中纵横交错的街道。廉纤雨:春雨细腻柔和。芍药花:即“芍药”,一种名贵的花,又名将离、花相、败酱等。研北铜瓶:研磨铜制的水瓶,用以滤酒。玉轴:指卷轴画。鸦叉:一种古代武器。 【赏析】 这首《杂诗》是诗人在京城长安闲居时的即景之作。首联写春末夏初京城车马往来如流的情景。颔联则以春雨和夏季芍药之盛来反衬京城车马之繁。颈联写诗人在绿树成荫之处,悠然自得。尾联则点明自己闲居之所
【注释】 登滕王阁 —— 登上滕王阁。甲戌:即元结作《登滕王阁》的时间。 棨戟尊(qǐ jí zūn)—— 指官署或官府的仪卫。棨戟,古代一种仪仗用的旗杆。 大文—— 指文章、诗词等杰出的文学成就。 乾坤—— 指宇宙天地。 栋云帘雨—— 形容滕王阁建筑宏伟,气象非凡。栋云,喻指楼阁;帘雨,借指云雾。 彭泽临川—— 彭泽县位于江西上饶一带,临川县则在今江西临川县,这里用彭泽和临川来代指两州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首句:“岷江本是愿朝宗。” - 诗句释义:岷江原本是愿意归顺的河流。 - 背景知识:岷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四川、甘肃等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愿朝宗"暗示着岷江自古以来就有着向中央王朝进贡的传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地方水系的重视和依赖。 2. 次句:“底事巴西绕万重。” - 诗句释义:为什么巴西(今巴西)环绕在这么多的地方。 - 背景知识
这首诗是董思翁的一首自题画卷诗,用董思翁自己的诗韵来完成。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释义: 1. 春城花事小园多 - 春天的京城里,花儿盛开,花园里的花朵繁多。 2. 几度看花几度歌 - 不知看了几次花、唱了几次歌。 3. 花为我开留我住 - 花儿为我开放,所以我在这里居住。 4. 人随春去奈春何 - 人们随着春天离去,却无能为力。 5. 思翁梦好遗书扇 - 思念董思翁的美好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