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子夜歌 诗句解释: 1. 添罢博山香,笑对银釭立:在添上香后,笑着面对明亮的铜镜站立。“博山”是一种香料,通常用于妆点或熏香。“银釭”指的是古代的青铜灯具,常用以照明并装饰房间。这里的“笑对银釭立”形容女性在添完香后,对着镜子站好,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 2. 珍重并头花,劝郎莫轻剔:珍视并欣赏你头上的花,劝导你不要让这朵珍贵的花朵轻易脱落。“并头花”可能指的是一种簪花
【译文】 自从和郎君离别以来,泪水长流不止洗面。 因消瘦而暗自惊怕,玉臂松垂金钏也脱落。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全篇用白描手法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是乐府旧题《子夜四时歌》中“秋歌”之二,内容为:“秋风动地心,西游出九关。愿作轻罗扇,团团似明月。” 第一句“与郎离别来”,点明离别,说明女主人公是在思念她的情人。 第二句“泪点长洗面”,“泪点”即眼泪。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虚度:白白地度过,白白地消磨。灯花:灯芯上的花火,因受热而爆裂的火星。 【赏析】: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诗。“子夜歌四首”为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所作。这组四首《子夜歌》中的第一、二、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之苦;第三首是写女子怀春之情。这组《子夜歌》在艺术上很有特点,即每句都押韵,而且通篇用比兴手法,富有民歌风味。 “虚度春时节,三年直到今。”此句言自己虚度了大好时光,已经度过了三年
注释:我用笔墨绘制出你的美丽倩影,并寄给你远方。我思念你,就像画中女子一样陪伴在您身边。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异地的恋人的深情厚意。他通过绘画、写信的方式,将心中的思念传达给对方。他的思念之情如同画中女子一般,陪伴在他身旁,不离不弃。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却充满了深情和真挚的情感
【注释】子夜歌:乐府《清商曲辞》调名。兔丝草,一种草,又名菟丝子,寄生植物。女萝枝,即女萝。 【赏析】这是一首男女相恋的小诗。“郎如兔丝草”写男子的情意绵绵;“侬似女萝枝”,则写女子对爱情的依恋。“一朝相萦抱”,“萦抱”是纠缠之意,指男女之间情感上的缠绵。“缠绵无已时”则是说这种情意绵绵,没有尽的时候。全诗语言朴实而感情真挚
诗句:想当年、是何玉貌,今日问名犹艳。 译文:回想当年,她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如今虽然已经年老色衰,但是名声依然如故。 注释:想当年,指的是回想过去的时光;是何玉貌,意为她的美貌如同玉一般珍贵;今日问名犹艳,意为今天人们提起她的名字,仍然赞不绝口,赞美她的美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老但依然美丽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她美貌的赞赏。诗中使用了“玉貌”和“艳”等词语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子夜歌 剡溪笺、一编行记。荏苒岁华重省。寄情处、南船北马,好句为谁题赠。山馆琴樽,河桥风月,那复伤萍梗。但相看、鸿爪馀痕,还是简书,周道寸心堪证。 试偻指、天涯旧迹,几度雨昏烟暝。岷葛吴莼,蛮花郢雪,过影仍留影。尽含宫嚼徵,侵寻霜鬓吹冷。倦羽归飞,片帆催卸,才始吟魂定。按新声、小拍红牙,唤教梦醒。 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子夜歌 在剡溪(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书信笺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子夜歌》。 译文: 荐樱桃,一春过半,的皪走盘珠露。佐杯酒,殷勤晤对,乍喜故人相遇。 巴岭雨云,秦淮烟水,总化衣间雾。是人生离合,寻常多感情怀,只觉万端愁聚。 不堪听,枝头叶底,宛转一声啼宇。如说明朝,临岐堕泪,依旧天涯去。 况韶华已老,绿阴青子如许。珍重而今,片时欢笑,无限镫前语。 怕年来、消减容光,就镫看取。 注释: 1. 荐樱桃:献上樱桃作为礼物。 2.
子夜歌夏闺回文 碧荷香透纱窗北。北窗纱透香荷碧。清露比珠明。明珠比露清。 竹穿萤灿绿。绿灿萤穿竹。纤月映疏帘。帘疏映月纤。 注释: - 碧荷香透纱窗北。北窗纱透香荷碧:这两句诗描述的是夏日夜晚,窗外的荷花散发出香气,透过窗户飘进室内,与屋内的碧绿色荷叶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清露比珠明。明珠比露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露水的赞美之情。露水如同珍珠一般晶莹剔透
子夜歌 其三 六首 侬发初覆肩,含羞与郎好。所急岂少年,白头誓相保。 注释: 1. 《子夜歌》是乐府旧题,一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时,此为第三首。这首诗写思妇望月怀念征夫,希冀胡虏早平,良人罢征,夫妇团聚。古时裁衣先在秋风起时捣帛,然后缝制成衣寄征人御寒,故六朝以来诗赋中多假此以写闺怨。 2. “侬发初覆肩”中的“侬”,指女子自称;“发”,代指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