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道
【注释】 侨寄山居:在山中做客居住。霍然:忽然,一下子。几月:几个月。凡见之于目闻之于耳者辄缀成绝句:凡是见过山里风景和听过山里的传说故事的,就把它写成一首诗。辄:便。名之曰田园杂兴:把这种写诗叫作《田园杂兴》。石湖:宋代诗人苏轼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的住所附近有一座石湖,这里代指自己的住所。聊以写一时闲适之趣云尔:姑且用它来表达一下自己暂时的闲适情趣罢了。 【赏析】
翻译: 樵夫在田间劳作,收获了两捆麦子,回家后将它们做成饼饵,供妻儿食用以饱腹。农家们高兴地说,这是他们辛勤耕作的收获,等到籼禾稻熟时,又将是丰收的季节。 注释: - 樵得田头二麦归:樵夫在田间劳作,收获了两捆麦子。 - 做成饼饵饱妻儿:将收获的麦子做成饼饵,供妻儿食用以饱腹。 - 农家喜有耘田本:农家们高兴地说,这是他们辛勤耕作的收获。 - 接到籼禾稻熟时:等到籼禾稻熟时,又将是丰收的季节。
首先给出诗句: 1 化瑟初更世道清,宗臣只合在朝廷。 2. 谋猷况已弥台衮,姓字尤当列御屏。 3. 不向红云鸣玉佩,却随丹旐引刍灵。 4. 象贤喜有金闺彦,全似先生旧典刑。 接下来是译文: 1. 化瑟初更世道清,宗臣只合在朝廷。 译文:化瑟初更,世间的世道已经变得清明。作为朝臣,应该留在朝廷上。 2. 谋猷况已弥台衮,姓字尤当列御屏。 注释:谋猷(策略和计策)已经达到完美的地步
和秋浦闻鸡偶成 窗前银烛焰将暗,楼上梅花引已残。 忽听鸡鸣思起舞,百年王业尚偏安。 注释: 窗前:窗户前。银烛:银色的蜡烛。焰:光亮。将暗:快要熄灭。楼上:楼上的房间。梅花:指冬天盛开的梅花。引:曲调。已残:已经凋零。忽听:突然听到。鸡鸣:公鸡打鸣的声音。起舞:跳舞。百年王业:统治一个国家的长久事业或帝王的事业。偏安:偏安一隅,不安定地占有一方土地。 赏析:
日南长至小饮于双清楼,坐客九人皆一时名胜,各和湾字韵诗,予亦效颦以谢 注释:日南长至:即冬至日。小饮:指饮酒。双清楼:位于浙江杭州西泠桥畔的一座古建筑,又称“孤山楼”。九人:这里泛指诗人的朋友。一时名胜:指当时的名人雅士。效颦:模仿别人的样子。谢:感谢。 译文:冬至日我在双清楼上小聚,与九位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一起饮酒作诗,我也学着样子作了一首诗来表达我的谢意。 一杯春酒对湖山,远胜夷犹绿水间。
【注释】 1、霍然:形容雨过天晴的景象。 2、凡见之于目闻之于耳者辄缀成绝句名之曰田园杂兴,不是石湖的《田园杂兴》。 3、非敢比:不敢和(石湖)相比。 4、聊以:姑且;聊以写一时闲适之趣而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在隐居山中时写的一组诗,共有十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六首。诗人以“田园杂兴”为题,实际上写的都是他在农村见到的一些平凡事物,通过这些小事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
【译文】 树上的桑叶像穿钱一样,预计今年的价钱会比去年便宜。谁能相信天公难预料呢,今年的价格却比常年高。 【赏析】 此诗为田园杂咏之四。诗人对桑树生长情况作了细致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桑蚕生产的繁忙景象。“树头桑叶似穿钱”,是说树上的桑叶密密层层,像钱币那样圆而薄。“准拟今年贱似前”,是说按往年的情况,桑叶会很快枯落,因此今年价格应该很便宜。“谁信天公难预料”,是说想不到今年的桑叶会如此茂盛
【注释】 早蚕上箔:早春时节,蚕儿开始吐丝。上箔,即在竹匾上结茧。胥怨:都怨天。胥,同“俱”。成丝、成绢、成绵:指缫丝、织绸、制棉絮等生产。 【赏析《田园杂兴·其三》】 这首诗写早蚕上箔后的生活。早蚕上箔,即将吐丝时,人们把它放在竹匾上,让它自然地吐丝。晚界蚕方起大眠:晚春的时候,蚕儿才开始休息。这里说的是晚春的蚕儿。 【译文】 早蚕刚上箔就要结成茧, 晚蚕初放就进入甜蜜的大眠。
注释: 纺车才结束,又忙着办缫车;涧水当门,可以沤麻。 输却官租,偿还了借债,今年还剩下百斤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山居者的生活。首句“纺车才了办缫车”,说明他刚完成了家务事,然后开始忙碌于农业活动。接下来两句“涧水当门足沤麻”,描绘了他如何利用涧水来浸泡麻布的场景。最后一句“输却官租偿却债,今年犹剩百斤茶”则表达了他通过辛勤劳作,不仅偿还了债务,而且还有余粮。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注释: 幂幂:形容云彩密布的样子。麦垄:指田间的麦田里。横笛:横着吹笛子,即吹竖笛。倒骑牛: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百金:一百两金子。买得:买到,获得。葫芦:葫芦形的扇子。持向:拿着。田头:田间。蔽日头:遮阳挡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景色图。第一句“幂幂黄云麦垄秋”,描述了秋日的黄云和麦田,给人一种宁静、丰收的感觉。第二句“牧童横笛倒骑牛”,描绘了一个牧童在田间吹笛子的悠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