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中存外习即藏修,夙寤晨兴此息游。要把孟轲三勿看,更将夫子四于求。颜渊陋巷乐何事,曾晰风雩咏不休。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 《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宋朝魏了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叔兄的藏修阁和息游观,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中存外习即藏脩:中存外习,意为内心修养与外部实践相结合。即藏修
首先给出诗句,然后是译文和注释: 1. 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 - 澹云明露:形容天空清朗,云彩明亮,露珠晶莹。 - 苍苍:形容树木繁茂、葱郁。 - 不识:不了解,不理解。 - 从来:从过去到现在。 - 声利场:指名利场,即名利争夺的场所。 译文:清朗的天空下,明亮的露水洒满了大地,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是为了名利而奔波忙碌。 2. 晋士习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 - 晋士
长雨顽云处处山,浃旬浑不露天悭。鱼旗未兆心如醉,鸿雁关情鬓欲斑。月体晦明犹偶尔,酒肠舒惨亦浑闲。只将愚虑酬佳赠,未必骚情不破颜。 注释: 1. 长雨顽云处处山:指天气持续的阴雨和浓重的云雾覆盖着整个山脉。 2. 浃旬浑不露天悭:经过整整一周,天空仍然阴沉,看不到阳光。 3. 鱼旂未兆心如醉:比喻心情如同喝醉了一样,失去了控制。 4. 鸿雁关情鬓欲斑:形容心情像被鸿雁牵动般激动
【注释】 次韵九华叶:这首诗是作者在九华山下作的诗,作者以“叶”为题进行次韵。 次韵:即对前人诗词或自己的诗稿进行重新创作,并依其韵脚、格律和字数等来写新诗,称为“韵”。 次韵九华叶:作者在九华山下作的诗。 天地:指自然世界。 托吾庐:把我的居所寄托于其中。 何处山川不裕如:何处不是山青水秀,风光明媚? 太极光阴宁有闲,环中事业本无书:太极,指宇宙间的阴阳二气。光阴,时间。宁,难道。有,存在。闲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木犀》。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某曩在遂宁尝赋木犀云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卉入词场(我过去曾在遂宁,曾经作过咏木犀的诗,描写茂盛的树木和幽静的花朵,它们孤独而苍劲,不与众卉一同进入文人词场。) 洞烟溪月楚山苍(洞中的烟和溪上的月映照出楚国的山显得苍翠。)万木辞林稼涤场(万木辞别了树林,被洗涤干净,准备参加秋日的盛典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次肩吾庆生日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男儿生世果何事,卜士诗之闾史书。 - “此”是指“这件事”,即指男子在世上所从事的事业或行为,但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卜师”是指占卜的人,而“诗之闾史书”则是指古代的诗歌、历史和典籍等文献。 内美元非私正则,天彝岂但付胥馀。 - “内元”指的是天命或者天意。“正则”意味着合乎规范、标准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诗人杨炎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我友忧时发满梳: 这里的“忧时”指的是忧国忧民之情,而“发满梳”则形容头发因为忧愁而变得杂乱无章。 2. 殷勤勉我用诗书: “殷勤”表示热情周到,“勉用”则是鼓励使用或从事某种活动。这里是指朋友希望作者能够通过学习和运用诗书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情感。 3. 情知分义如何废: “分义”可能指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注释】 1. 乾坤尔阔着吾庐:指天地广大,而我住在这里。 2. 水绕山环仁知居:形容居住的地方周围环绕着水和山,是仁义之家。 3. 君友东湖徐孺子:指你的朋友徐孺子(徐庶)。 4. 我闻西洛邵尧夫:指我听说邵尧夫先生(邵雍)。 5. 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闲非圣书:意思是我想成为能为民除害的勇士,却不愿意读那些闲书(指《论语》)。 6. 聊借斯言相赠勉:意思是姑且借用这些话来劝勉、勉励。 7.
次韵丁大监见怀 行藏去就各随时,敬怒嫌疏忍奋飞。 正怕霜严天宇净,敢夸舟载月明归。 生松有梦还公固,化鹤何心驻令威。 独抱遗编看千古,昔人历历未应非。 译文: 行藏(指行为和志向)去就各自随时间而定,尊敬、愤怒、嫌恶、疏远或勇敢、奋起都取决于时机。 正害怕霜冷天清天宇明亮,不敢夸耀乘舟在月光下归来。 生着的松树有梦想回到周公那里,化为神鹤何必留恋令狐冲那样的地方。
次韵丁大监见怀 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 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注释: 次韵丁大监见怀:这是一首和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见惯不惊如四时:意思是对各种情况都习以为常,不会感到惊讶。 流光任逐鬓蓬飞:意思是任由岁月流逝,鬓发随风飘散。 日从南去老龙蛰:太阳从南边落下,如同一条蛰伏的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