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题成都宪江 勤似忉忉廉揭揭,谨疑𪘏𪘏信悾悾。 佩韦董子柔成缓,专瑟梁丘和近同。 义利只差丝杪忽,功夫端验始衷终。 六箴须把公忠贯,公处还归一字忠。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勤似忉忉廉揭揭”: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官员的勤勉和廉洁。"勤似忉忉"意味着勤奋到几乎可以触摸的程度,而"廉揭揭"则形容其正直、不贪污。此句强调了官员的勤勉和廉洁品质。 2. “谨疑𪘏𪘏信悾悾”:"谨疑"表示小心谨慎
注释: 八月十四夜月用旧作韵呈诸友 鬓发成宣面欲黎,逢人耻诵故年诗。 才看震象应知满,未睹乾爻已识亏。 止处光明浑在里,偶然显晦谩随时。 风光流转浑闲事,要与知心结久期。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己的口吻来写他对于人生和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鬓发成宣面欲黎”,意思是说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如同宣纸一样,面容也显得苍老,这也许是他感到人生衰老的一种表现吧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该种题目,需要审题和明确要求,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情感来分析。 “人生偶被浮名误”,意思是人生短暂,功名利禄如同梦幻泡影,一晃而过。“贪程不识家”的意思是贪图功名利禄的人,不会珍惜自己的家庭。 “醉眼乱穿青草屐,狂心长恋碧桃花”意思是醉眼朦胧中我穿行在青青草地上,心中痴迷于那些美丽的桃花。 “举头大道平如掌
注释: 1. 正月九日:农历每月的第九天。 2. 北山雍熙寺:位于今天的北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住所。 3. 同官:指的是与自己一同任职的同事。 4. 寒陆爽乾坤:形容大地在寒冷的冬季变得清晰起来。 5. 律吕还宫岁换:指二十四节气随着律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斗移星位已三春:形容时间的推移使得星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7. 销磨壮士姑随俗:意思是说
安宣抚生日 疏戆烦公刮目看,肯持谀语祝加餐。 千钧弩上机宁易,百尺竿头步转难。 事遇快时聊复忍,民当急处略须宽。 扫除荆棘栽梨枣,累璧重圭耐岁寒。 注释:安宣抚,指张浚,南宋抗金名将,字德远,号清凉居士,汉族,山西太原府太谷县人。绍兴六年(1136年)进士及第,历官至左朝议大夫、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淳熙五年(1178年),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魏国公,后因秦桧的阻挠,被罢相
诗句解读: - "积薪寝火汉公卿,烂额焦头城郭臣。":这两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悲剧性的景象。在古代中国,皇帝和大臣们常常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而受到惩罚或死亡。这里的“积薪”意味着将人置于火中,而“烂额焦头”则形象地描绘了因火灾而遭受的严重伤害。这两句诗暗示了那些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人,就像被点燃的柴堆一样,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灭亡。 - "新沔精神开白日,三泉血泪湿初春。"
和杨仲禹送史子修 科名宁较后先题,叹老嗟卑世所迷。 须识是闲天地似,要知立处圣贤齐。 人情一理涂涂附,古道千年印印泥。 属子随时崇令德,窗前红日未全西。 注释: - 科名:科举考试取得的功名、学位,如进士、举人等。宁:宁可,宁愿。较:比较。后先:后来或先前。题:题名榜,这里指科举考试录取的人员名单。叹老嗟卑:感叹年岁已高,地位低微。世所迷:世间人所迷惑、所追逐的东西。 - 须识:必须认识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玄里探幽识罔冥,易中观象见文明。(第一句) 在深奥玄妙的地方探索着幽微的道理,通过观察易经卦象来领悟其中的文明之道。 心虚有友皆三益,宇静无时不四并。(第二句) 内心保持空虚,结交的朋友都能带来三种益处;宇宙安静的时候,没有时间不同时兼顾四个方面。 物理玩来成独笑,年华见惯渐忘惊。(第三句) 物理现象的规律玩味起来就能独自发笑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一日。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寺约汪宪:和汪宪约定在南山寺相聚。天开三十六宫春:指春天时皇帝所居的内廷宫殿开放如春,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阶蓂(míng):台阶上新长出的嫩叶。新:指新长出来。雨足剪来齐麦垄:雨水充分,将麦田锄得平整。雨足,雨水充足;剪,锄草。齐,整齐、平整。时和看不断游轮:天气和煦,人们出行不遇风雨,就像行驶于无风浪的船上。时和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翻译,并给出关键词的注释,最后附上赏析。本诗的注释是:(1)剩喜:剩下的喜悦;(2)却忧:却担心。(3)未通经术:没有通晓经书;(4)先谈传:首先谈论传书;(5)只送人言:只是送别人的话;(6)桃李:这里指人才;(7)鸢鱼:比喻好的文章。 【答案】 (1)我很高兴人们从义理上向善,却担心末学之人沉溺于空泛不实的学说之中。 (2)没有通晓经书就开始谈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