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夷中
【注释】 八月:农历八月,指秋季。 木阴:树叶的浓荫,比喻秋天景色。 十叶:形容树叶茂密的样子。 三堕枝:树枝因风大而折断,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秋风吹落树叶的情状。 人生:指人的一生。五十:五十岁,指中年。 东郭门:东面城门外。嘉树:美好的树木。 西郭门:西面城门外。原草:野草。 南邻:南边邻居。好台榭:有好的台榭(楼台)。 北邻:北边邻居。善歌吹:擅长歌唱。 荣华:富贵荣耀。忽销歇:突然消失
相和歌辞·乌夜啼 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 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 注释: 1. 相和歌:指古代一种以乐器伴奏歌唱的曲调,相和是其曲名的简称。 2. 乌夜啼:即《乌夜啼》,是一首唐代诗歌,内容多写思妇怀人之情,此诗描写了乌鸦归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3. 乌:此处指乌鸦,常被用来比喻哀怨或离愁别绪之人。 4. 乌乌:形容乌鸦鸣叫的声音。 5. 尔:你。 6. 知妾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赏析作品思想情感和领悟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杂曲歌辞·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描写行人在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和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译文】 不要因为走的是崎岖不平的路而叹息,夷狄之地也如同中原一样。
【赏析】《杂曲歌辞大垂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韵脚为上平七虞。 第一、二句“金刀剪轻云,盘用黄金缕。”描绘了一位女子使用金刀裁剪轻薄的云彩,并用黄金丝线将它们编织成美丽的装饰品。这里的“盘用”可以理解为使用或安装之意,而“黄金缕”则指的是金色的丝线。 第三、四句“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装束”是指打扮,这里形容女子精心打扮后的样子,如同赵飞燕般美丽动人
这首诗是《胡无人行》中的一首。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严谨,节奏明快。 诗句释义: 1. 胡无人行:指的是在胡族(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中行走的人。这里的“行”可以理解为生活、行动或者行走。 2.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男子汉应该为了正义而行动,而不是为了名声。"徇大义"表示为了更大的道义而去行动,"立节"则意味着坚守原则或节操。"立节不沽名"则强调了这种行动不是为了追求名声
杂怨三首其二 赏析 探究聂夷中《杂怨三首》情感深沉与艺术特色 1. 诗作背景 - 唐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聂夷中生活于乱世之中 - 《相和歌辞·杂怨三首》是其代表作之一 - 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生活艰辛与无奈 2. 诗句释义 - 良人昨日去:形容丈夫离去时间之短 - 明日又不还:描绘丈夫再次离开之频繁 - 别时各有泪:指离别时刻各自流泪情景 - 零落青楼前:表达分别后各自悲伤与孤独感 3.
【注释】: 杂曲歌辞起夜半:这是《乐府诗集》中收集的一首杂曲歌辞,属《相和歌》。起夜半:指深夜。 念远心如烧:思念远方的人的心情像火烧一样。 不觉中夜起:不知觉地在半夜里起身了。 桃花带露泛:桃花沾着露水浮泛。 月明:指月光明亮。 【译文】: 怀念远方的人就像心里有一团火燃烧,不知不觉间在半夜起来。 桃花带着清晨的露珠浮泛在水面上,我独自立在明亮的月光下。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注意理解全诗内容、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然后结合选项的表述进行比对,作出判断。 “早发邺北经古城”,点明诗人出发的地点和经过的地方,交代了诗人所到之处;“微月东南明”写诗人清晨出发时看到的月亮位置,暗示了时间;“双牛耕古城”,诗人看到两头老牛正在古城耕地,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聂夷中的《哭刘驾博士》。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出门四顾望,此日何徘徊:表达了主人公在刘驾去世后,每日出门四顾,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徘徊的情感。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度过。 2. 终南旧山色,夫子安在哉:这里的“终南”指的是终南山,是中国古代诗人经常用来表达自己心境的地方。而“夫子”则是对刘驾的尊称
空城雀 一只麻雀落入官仓,所吃的粮食能减少几许。 反复思量往复频,官仓害了你这只鸟。 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 饮水啄食要自然,何必在空城中。 逐句释义: - 空城雀:比喻那些无家可归或生活困难的人们。 - 一雀入官仓,所食能损几:一只麻雀落入官仓,所吃的粮食会减少几克。 - 所虑往复频,官仓乃害尔:反复思量往复频繁,官仓害了你们这些鸟。 - 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鱼网和鸟网不是天上的和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