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把握每句的内容,最后理解其思想感情。 “落月关山”,指在落月的夜晚,关山阻隔,难以相见。诗人想象自己登高望远,看到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关山,但自己的魂魄却无法到达,只能滞留在青翠的枫林之中,独自思念着远方之人。 “下帘帷,拥衾独语”意为,放下帘子,围坐在床上,独自倾诉着心事。这里表达了诗人思念妻子的心情。 “玉钗盟”,用“玉钗为誓”来表达誓言
译文: 斜阳西下,遥望天际一片迷蒙,尽情地饮酒畅谈。我们一同到西溪去寻访美景,晚霞映照在秋树之中,美不胜收。就像画屏上的美景一样,让我们放船垂钓湖中。 长桥穿过皎洁的月光下,像蚂蚁一样的游人难以计算。尽情享受欢乐,一会儿又消失无踪。希望每年都能纵情畅饮,来游览石湖。留住这美丽的风景,剪下灯笼一起话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西湖秋景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全诗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最后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答题时,首先要注意诗句与注释的对应关系,然后翻译诗句,并结合注释进行分析。注意要符合古代汉语的用词习惯。 “注望晓山”,注释是“眺望”,即远望
【注释】 久蛰 :指蛰伏的龙。 肆、新雷:开始,发动。 鼓东风:吹动东风。雨膏:春雨滋润。 望横塘:眺望着横塘。越溪路:越州(今绍兴)的溪路。石湖烟水:指石湖景色如在烟雾之中。西接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故云“西”。下连甫里:甫里即今浙江嘉兴市南。 归计早:指归心早定。扁舟:小船。祖清风:承袭父风。相门:有名望的家族。有几:有多少。圃堂高:指庭院高耸。应解笑:理应能笑。纷纷蜗蚁:形容其众多
这首诗是苏轼的《念奴娇·中秋对月》。 诗句释义: 1. 三登乐 其四:这是一首词牌名,"三登乐"是这首词的内容。 2. 一品归来,强健日、小园幽圃:意思是说,我已经回归到官场,每天过着健康快乐的生活。 3. 扁舟兴、恐天未许:意思是说我乘船出游,怕上天不允许。 4. 想当年、持汉节,众齐咻楚:意思是回想当年,我手持汉朝的令牌,与众人一起嘲笑楚国。 5. 丹忠此日,盛名千古
【注释】 1. 烛花红:指烛光映红了烛花。 2. 六朝:指南北朝,即宋、齐、梁、陈等朝代。 3. 雁浦:指雁荡山的东面和北面。 4. 梅驿:指梅花驿,位于江西赣县。 5. 塞鸿:指塞北大雁,借指远行的人。 6. 正春浓:正好春天到来的时候。 7. 天涯行旅:指在天涯海角奔波的游子。 【赏析】 《三登乐·其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南北相逢”为开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全诗大意,然后根据每句的内容概括其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最后进行总结。“三登乐·一碧鳞鳞”是词作题目,写词人乘船在长江上游览所见的景色;“一碧鳞鳞”形容江水波光粼粼,碧绿如玉。“横万里、天垂吴楚”写出了长江之长和吴楚地区广袤无际,暗示了词中游历的地域范围之大。“四无人,橹声自语”写出了词人乘船时所听到的橹桨声,表达了他孤寂之感。“向浮云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路转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释义:道路转向横塘,风吹大地、水面宽阔,船帆吃饱了。我双眼明亮,心胸宽广。询问我的兔裘还好吗?是上天让我再回到这里。树叶飘落,雾气消散,故乡的山更美了。 过溪门、休荡桨
今夕何朝,披岫幌、云关重启。引冰壶、素空似洗。卷帘中、敧枕上,月星浮水。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译文:今夜是何朝?推开窗户,云雾缭绕,如同再次启动了云关一般。月亮如水晶般清澈明亮,仿佛洗涤着整个天空。我坐在窗前,斜倚床头,欣赏着天上的星星和水中的月亮。在这样明亮的夜晚,我看到了万里之遥的景象。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六年前、转头未几。唤邻翁、来话旧,同篘新蚁。秉烛夜阑,又疑梦里。 注释
【注释】 三登乐:词牌名。庆黄守正月廿二,即正月二十八日,因是日黄道与月道重合,故称“三登”。 七叶蓂:一种祥瑞之草,传说其生七叶,七叶一聚,故名。 昴宿: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它代表西方,象征文运昌盛,故称“昴宿降瑞”。 初度果生贤:指新科进士的诞生,又称为“初度”。 翰林:官署名,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掌修国史、草制命等任务。 云霄富贵: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 自栖鸾展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