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瓮牖绳枢一陇夫: - 瓮牖指的是用土坯或砖砌成的小窗户,绳枢则是指用绳子系着的门轴。这两句形容了简陋的居住环境。 2. 棘矜谈笑奋雄图: - 棘矜是古代的一种车,此处指代权力的象征。谈笑间展示了雄心壮志和决策的果敢。 3. 始从闾左追秦鹿: - 闾左指的是平民阶层,追秦鹿比喻追求统一大业。表达了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历史的回顾与赞扬。 4. 更向祠中托楚狐: -
《蒋子宜约游义安寺不果就饮于家有诗次韵》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元末明初的李昱所作。此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友人蒋子宜的交往和饮酒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亦知高谊重交游”意味着诗人深知深厚的友谊对于人生的宝贵。这里的“高谊”指高尚的友谊,而“重”则强调了这种关系的珍贵性。"投辖相欢醉未休"反映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他们在饮酒作乐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直到酒意上涌
【注释】 叶懋德:即叶绍翁,字梦锡(一作梦锡),号懋德。南宋诗人、词人。善诗词,尤工于诗。有《游园不值》等作品。过访:拜访。次韵:和别人的诗词的韵。五更:夜半三更的时候。草:这里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四月:农历四月,正是春初时节。弹铗歌归来:弹着剑唱道:“我回来做什么!”铗:剑柄。弹铗歌:比喻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花溪水:泛指清澈的溪水。鱼可钓:指清澄明澈的溪水。坐对青山衔酒杯
【注释】 石井山中:即“石门山中”。在四川雅州。浣花村:成都近郊的村庄,杜甫曾在这里隐居。宗武:杜甫的第三个儿子李佋。审言:杜甫的字。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3年(大历八年)。杜甫此时因避安史之乱而流落在石门山中。本篇为自述其生活和思想状况之作。 首联“石井山中云绕门,题诗不减浣花村。”是说,石门山中的石井寺周围云雾缭绕,景色优美,与成都浣花村一样好,自己在此题写诗句,毫不比在浣花村差。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不是春来懒赋诗」,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但内心却因思念而不愿轻易动笔赋诗。这里的「懒」字透露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 2. 「赋诗偏动故乡思」,诗人在春日里赋诗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事物,表现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3. 「苏公堤上看花日」和「西子湖头载酒时」,描述了诗人在特定地点(苏公堤、西子湖)欣赏美景并饮酒作乐的情景,这些地方通常与美好的记忆相关联
草阁 :在江边建的小屋。 白沙翠竹便为邻:门前有白沙绿竹,是邻居。 家鸡避客飞上屋:家鸡因主人外出而躲避客人飞上屋顶,不敢下来。 野鸭成群来近人:野鸭子成群结队地飞到近旁。 石渠翰墨非无地:石头上流淌着墨水,没有地方放纸。 锦里桑麻却甚真:锦里一带种的是桑树和棉麻,很实在。 目送渔舟行浩荡:看着渔舟在宽阔的水面上行驶。 一川烟雨渺丝纶:一片烟雨中,像丝线一样朦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的考点是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答题时先答出该诗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原因,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并指出其作用或影响。 “扁舟欲问西林寺,湖水纡送到每迟。”扁舟:小船。纡(yū)到:迂回曲折,延伸的样子。 译文:我正打算乘小舟到西林寺去,可是湖面迂回曲折,船儿行驶得很慢。 注释:西林寺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友人李师文的书信后,为了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而写的。 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1. 无官不用焚银鱼:没有官职的人不需要烧银鱼给上级官员(古代官员有俸禄,需上交一部分给朝廷)。 2. 自分茅屋深山居:决定在深山中建一茅屋居住。 3. 桐华吹处客载酒:在梧桐树飘落的地方,客人带着美酒。 4. 松子落时予读书:当松籽落下的时候,我在读书。 5. 身游黄帝画野外
【解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之诗。首联写归隐,颔联写隐居生活,颈联借典言志,尾联以景结情。 【答案】 ①归隐山林:指陶生羽渐寄给诗人的这首诗。②青袍白发:指陶生羽渐年事已高,头发花白,已经回到故乡了。③依旧:仍然。④山林隐者:指陶生羽渐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⑤骐骥总宜肥苜蓿:骏马总是需要吃肥美的苜蓿草。⑥凤凰终亦老梧桐:凤凰鸟也终有一天会老去,但它们依然会栖息在梧桐树上。⑦要知维翰过裴皞
闻道草玄亭子深,杖履日日事幽寻。 酒醪每同田父饮,诗句或与山僧吟。 注释:听说你住的地方离草玄亭子很近,你每天拄杖漫步,去深山中幽静地寻找乐趣。你常常和田父一起喝酒,也经常和山上的僧人吟诗作对。 阶前鹤啄碧苔色,篱下犬眠红杏阴。 几回怅望莫云远,有怀不写谁能禁。 注释:在台阶前的鹤啄食着碧绿的苔藓,篱笆下的狗蜷缩在红杏树的阴影下。我不禁几次惆怅地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却不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