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梅雨三日溪水深,一舸来访见幽心”,是说连绵不断的梅雨天气,三天过去,溪水已经很深了,有位客人乘着小船来拜访我,我见到的是他的一片幽深的心境。颔联“洗杯行酒月在地,开户读书风满林”,是说洗杯子、斟酒、赏月、读书,都是诗人在梅雨时节的生活情趣。颈联“子才可陈贾谊策,我醉但鼓陶潜琴”,是说你才高八斗,足可以像贾谊那样为国出谋划策,而我则只能醉心于陶渊明的高洁之志
注释:隐君只在溪南住,手种琅玕几十年。 玉版每同宾友吃,锦棚真比子孙贤。 取箫吹月天如海,近槛眠秋屋似船。 更爱满林凉露下,研朱时点马蹄篇。 翻译:隐君只在溪南住,手种琅玕几十年。 玉版每同宾友吃,锦棚真比子孙贤。 取箫吹月天如海,近槛眠秋屋似船。 更爱满林凉露下,研朱时点马蹄篇。 赏析:这首诗是李五峰为竹隐轩的诗作,表达了他对隐君的敬仰之情和对竹隐轩美景的喜爱。首句“隐君只在溪南住”
【注释】 次:拜访。陈世恭: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陈师道。见寄韵:即陈师道寄给作者的诗韵。 忽:突然。 杖藜(lí):拄着拐杖,比喻年老。藜:一种草本植物,茎叶可食。 跃马能来半日程:形容路程很短。跃马:骑马,这里用跃马作动词。 江上莼(chún)鲈(lú):莼菜和鲈鱼,两种水乡特产食物。 鸡黍(shǔ):泛指小米饭和鸡肉,常用来表示招待客人。 友生:朋友。 终不如兄弟:终究比不过兄弟。
送刘宗弼赴浙江按察司佥事 故人喜有刘司业,才大今为耳目官。 行路月明骢马瘦,到台霜落绣衣寒。 十行已受天书宠,三尺须求法意宽。 老病弹冠久无梦,但看鹏翼快飞抟。 注释: 1. 故人:指的是朋友。 2. 刘司业:指刘宗弼(字宗弼)。 3. 才大:形容刘宗弼才能出众。 4. 耳目官:比喻执法者,负责监察的官员。 5. 行路:指在路上行走。 6. 月明骢马瘦:月光明亮,但骢马显得消瘦。 7. 到台
留别南城诸公 相逢常为兴匆匆,拟赋新诗句未工。 岁月一身浑是客,江湖两鬓欲成翁。 消愁春蚁浮杯绿,送喜秋花上烛红。 明日溪南又分袂,马头黄叶乱西风。 注释: 相逢时常常感到心情急促,打算写新诗句却觉得技艺不够熟练。 岁月流逝,我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客人,在江湖间漂泊,两鬓斑白。 春天的酒席上,蚂蚁在杯中漂浮,绿色的影子映衬着我们的笑容。秋天的花灯在烛光下闪烁,红色的光辉映照出我们的喜悦。
【注】1. 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2. 天女散花:佛教故事,说天上有仙女散花下来,以示吉祥。3. 神龙避雨:指佛家传说,龙在雨水中躲避,表示避邪。4. 渊明:东晋陶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5. 藤床:一种用藤编制的床。6. 拨寒灰:点燃柴火取暖,拨动柴薪,使其燃烧,驱除寒冷。 【注】1. 高僧元住金山寺:指的是一位住在金山寺的高僧,即元住禅师。2. 飞锡吴乡未拟回:飞锡是禅宗用语
送戚县尉之会稽 越乡船样小如梭,妇女牵船唱越歌。 秦望山宜篷底看,贺家湖向镜中过。 青袍作尉登临遍,彩笔题诗感慨多。 况是右军遗迹在,未须射鸭且笼鹅。 注释: 1. 越乡船样小如梭:形容船很小,像织布的梭子一样。 2. 妇女牵船唱越歌:指船上的妇女们正在唱歌。 3. 秦望山宜篷底看:秦望山位于绍兴市,这里指的是秦望峰。篷底,即船底。 4. 贺家湖向镜中过:贺家湖,即贺知章的湖
注释: 最爱丹丘柯道士,倚门清夜梦连环。 - 最爱:最喜欢 - 丹丘:指道教名山之一,这里代指道家 - 柯子素:柯子为姓,素为名 - 倚门清夜梦连环:形容深夜时分,柯子素在门前倚靠,仿佛进入了梦中,梦境中的一切都像连在一起的连环一样美丽、梦幻。 致身玉洞虚无里,极目琼台缥缈间。 - 致身:进入 - 玉洞:指道家修炼成仙的地方,这里代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虚无里:指道家所说的虚无境界,即超脱世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比如此首诗内容上:诗人在送别友人彭士云时抒发了离别之情;思想上: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1)“逆旅”指旅店、客舍。诗人自比浮萍,飘荡不定,形容自己在外漂泊无定。 (2)“斯文”指文人学士。这里指朋友。诗人自比晓星,比喻朋友远行,像一颗星星一样遥远。
《送王文玉归台》 八年东郡无诗句,十日西风罢酒尊。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李昱在东郡八年的时间里没有创作出诗句,而十天的西风吹散了酒意,也吹散了他的豪情。这里的“东郡”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诗句”则指诗歌,反映了诗人长时间未能写出满意的作品的无奈与失落。 俗客若来空满眼,可人相别易销魂。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如果那些世俗的客人来访,诗人只能以空洞的眼神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