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注释】: 浪淘沙 · 三首,萱草 悔不话连宵。分取无聊。如今魂梦也难招。多谢罡风吹不断,一缕愁苗。 疟鬼信如潮。怕是今朝。斜阳时节又来邀。偿尽红炉冰与雪,不废推敲。 【赏析】: 这首词以萱花为题,借写萱草之生、落、死,抒发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全词语言清丽婉转,意境优美,是一篇悼亡词。 “悔不话连宵”一句,是说后悔当初没有多说几句,以解相思
浪淘沙·三首,萱草 何必畏炎蒸。林下风生。梧桐叶叶露华灵。姑射仙人原是雪,当暑偏清。 病起喜身轻。如在瑶京。水晶帘卷曲阑凭。好句飞来赓险韵,笔砚陶情。 注释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清照。这首诗是她的第三首《浪淘沙·其三》中的一首,题目“萱草”指的是萱草花。萱草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呈黄色,花期在夏季。萱草花因其花形似萱草而得名
【注释】 折简(jiǎn jiǎn)寄:指用竹简写信。忘忧:解除忧愁。檀心:檀香木的心,这里指檀香木制的梳子。空奁(lián):梳妆用的镜匣,亦泛指梳妆用具。桐叶(tóng yè):即梧桐叶,古代女子用来装饰发鬓的一种首饰。 【赏析】 《浪淘沙·萱草》是宋代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抒发了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情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佳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1)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学生注意理解诗歌大意
诗句:碧瓦指离宫。楼阁飞崇。遥看草色有无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蒙。 译文:远处的皇宫用碧瓦建造,楼阁高耸入云。遥望四周,草木茂盛,若隐若现。这是一年的春天中最为美好的地方,烟雾缭绕中的柳树仿佛在轻轻摇晃。 关键词解释: - 碧瓦:形容宫殿建筑的色彩鲜艳如翠玉,常用来形容皇家建筑的华丽与尊贵。 - 楼阁飞崇:形容楼阁建筑高耸入云,宏伟壮观。 - 最是一年春好处:这里指的是春天的美好
【注释】 ①姜信:人名,这里代指所思的女子。 ②柳耆卿:宋代词人柳永的字,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善于用柔声低吟来表达感情。 ③故人:老朋友,这里指作者思念的对象,即姜信。 ④雪后:指冬末春初时下雪。 ⑤寒梅、绿萼:都是梅花,因在冬天开放,所以叫寒梅;因为花苞未开,所以称绿萼,即含苞待放的花蕾。 ⑥佳客:指远方来的客人,佳客在这里是比喻思念之人。 ⑦两地相思:两地分离而无法相见的相思。
【诗句释义】 浪淘沙 · 送珊枝归武林 归计太匆匆。难写离衷。孤帆双桨趁秋风。肠断天涯从此去,甚日重逢。 相别各西东。浪迹萍踪。怜君多病况龙钟。一纸青书劳怅望,须付征鸿。 注释: 1. 浪淘沙:词牌名。本篇为小令,又名“忆多娇”、“玉连环”等。 2. 归计太匆匆:归家的计划太过仓促了。 3. 难写离衷:难以表达我的离别之情。 4. 孤帆双桨趁秋风:独自的小船和两只船桨随着秋风划过。 5.
浪淘沙 · 正月廿七闻雁忆云姜 别后数征邮,应到扬州。相思一日似三秋。恼煞雁行天上字,字字离愁。 回首忆春游,花底句留。三分春又一分休。屈指海棠开日近,不见归舟。 注释: 1. 别后(离别之后):离别之后的意思。 2. 数征邮(多次寄送信件):多次寄送书信。征,是书信的意思。 3. 应到扬州:应该到达扬州。这里指的是收到书信的地方。 4. 相思一日似三秋:一天的相思如同三个秋天那么漫长。
【注释】 楼外 :在楼上。 雨初晴 :刚放晴。 人倚云屏 :人靠在屏风上,指女主人公独坐绣房中。 月华如水 :月光像水一样明亮。 吹笙 :吹奏笙管。 半臂 :古代一种短衣。 残烛 :将尽的蜡烛。 荧荧 :微弱的样子。 纱窗 :用纱做成的窗户。 晓色 :黎明的景色。 天籁 :自然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是写一位女子独坐在闺房里,看到夜幕刚刚散去,她不禁想起昨夜与爱人欢聚的情景
浪淘沙·春日同夫子游石堂,回经慈溪见鸳鸯无数马上成小令 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 归骑踏香泥。山影沈西。鸳鸯冲破碧烟飞。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 注释: - 花木:指春天里盛开的花朵和树木。 - 自成蹊:指花草树木自然形成了小路。 - 春:春季,特指春天的季节。 - 人宜:适宜人们游玩。 - 荇藻:水生植物,如浮萍和藻类。 - 扑乱:扰乱。 - 杨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