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
归骑踏香泥。山影沈西。鸳鸯冲破碧烟飞。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

浪淘沙·春日同夫子游石堂,回经慈溪见鸳鸯无数马上成小令

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
归骑踏香泥。山影沈西。鸳鸯冲破碧烟飞。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

注释:

  • 花木:指春天里盛开的花朵和树木。
  • 自成蹊:指花草树木自然形成了小路。
  • :春季,特指春天的季节。
  • 人宜:适宜人们游玩。
  • 荇藻:水生植物,如浮萍和藻类。
  • 扑乱:扰乱。
  • 杨枝:柳树的枝条。
  • 山影沈西:形容夕阳西下,山影逐渐消失的景象。
  • 冲破:突破。
  • 碧烟:青白色的烟雾。
  • 三十六双:数量词,指鸳鸯的数量为三十六对。
  • 花样:这里指的是鸳鸯飞翔时的姿态或图案。
  • 同浴:一同在水中沐浴。
  • 清溪:清澈的小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的画面,通过细致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诗的开头用“花木自成蹊”来表达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通过“春与人宜”表达了春天不仅美丽而且适宜人们游玩的主题。在描述鸳鸯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鸳鸯比作是在清流中自由穿梭、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增添了诗意。最后,通过对夕阳西下、山影消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整首诗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是清代诗人顾太清的一首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