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雪晴复作》。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意象、对比、夸张等,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句“酸风吹雨结阴云”,用“酸风”和“雨”来描绘天气,营造出一种寒冷而阴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次句“村舍人家半掩门”,通过对“村舍人家”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在雪天里闭门不出的情景。同时,这句诗也与首句的“阴云”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寒意。 第三句“剪水作花看有象”
【注释】 乌府:指焦知县在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任上。 花封报政成:指升任彰德知府。 皂盖、朱轓:指车盖。古代官吏出行时,以皂色舆盖和朱红色的车盖为标志。宠:宠爱。 玉壶秋月旧时清:指秋夜明月如洗。 爱民:关心百姓。 卧辙:停车不前。辙:车轮的痕迹,借指地方长官的车驾。 见说:听说。 调羹:比喻处理政务,使国家安定。 一麾宁许久专城:意谓一旦被委以重任,就不应久居本乡。宁:宁可,宁愿。 【赏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寄日华上人 秦城分手一年后,我看着眼前的时光匆匆流逝。 内心的平静已经被长时间的别离所消磨。希望平安的消息能通过书信传递给你。 香炉中的香灰已经燃尽,不知道该与谁倾诉心中的思念。 白雪般的诗句已经写成,不知道该向谁倾诉自己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后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雪晴复作 四匝阴云动浃旬,河山积玉几番新。 吟馀瘦骨应怜我,寒到贫家亦恼人。 浮世悟来皆泡幻,化机流后即阳春。 座中鹤氅清如许,缓步能消物外尘。 翻译: 雪后的晴天再次来临,四周阴暗的云朵已经移动了整整一周时间,大地山川如同积满了玉石一样,经历了几番新的变化。我吟咏之余
注释:摇摇小队出蓝关,一路凌兢马足悭。 万里同云迷玉宇,满天霏雪幻银山。 枝翻宿鸟惊难定,苔长新痕湿未斑。 却忆昌黎经此日,凭谁沽酒慰愁颜。 译文: 摇摇小队出蓝关,一路凌兢马足悭。 万里同云迷玉宇,满天霏雪幻银山。 枝翻宿鸟惊难定,苔长新痕湿未斑。 却忆昌黎经此日,凭谁沽酒慰愁颜。 赏析: 《和杨宪副应宁过蓝桥》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写从蓝关出发
雪晴复作 谁剪琼花促未停,海云笼日上苍冥。 地宜麰麦三回白,山露芙蓉几仞青。 寒溜不妨和漏滴,春蚕犹爱隔窗听。 江湖此夜看牢落,应有高人睡未醒。 译文: 雪花消融的夜晚再次降临,是谁裁剪出琼花催促它不停落下?海中的云层笼罩着天空,将太阳映照得仿佛藏于苍茫的天穹之下。大地适宜种植三遍的白小麦,山上露水滋养出的芙蓉花翠绿欲滴。寒流潺潺如同泉水与滴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春蚕在窗前吐丝
【诗句注释】 雪晴复作:又是一场雪后初晴。 片片随风欲作围:雪花飘飘,好像要围起一片白茫茫的天地。 晓来帘外正霏霏;早晨起床时,发现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 鸦巢深树饥争噪,鹊聚空梁冻不飞:树上鸦鹊在寒冷中争抢食物,而鹊鸟却因为窝内没有食物而无法飞行。 双棹山阴狂客返,一蓑江上钓翁归:有两艘船帆的渔夫已经返回了山阴的家乡,还有一人身着蓑衣,手持竹竿在江上垂钓,准备回家。 玉楼银海真仙咏
“借山楼为汤俟庵作”是一首明末诗人朱诚泳创作的七律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建筑画面。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十二阑干百尺楼: - 十二阑干:指的是建筑上的栏杆,每边有十二根。 - 百尺楼:这座楼的高度达到了一百尺,非常之高。 2. 千年风景一时收: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壮丽景观的感慨,认为这样的景色在千年之内难得一见,因此被收藏于这一座楼中。 3. 不妨老子常开眼: - 不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雪晴》。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以及相关的翻译: 1. 雪晴 - 这是诗歌的题目,描述了在雪后初晴的景象。 2. 阴沴初消瑞日升 - 阴云消散,晴朗的天空中出现了太阳。这里的“陰沴”指的是阴暗、不明朗的天气,“消”是消失的意思。 3. 田夫于耜拟东兴 - 农人拿着犁(于耜),准备在春天耕种。"拟东兴"可能是指农人想象春天即将到来,他们准备开始耕作。 4.
听雪 玉屑兼风卷地惊,坐疑天籁不胜清。吴蚕食叶渐无迹,江蟹行沙碎有声。 诗梦又从深夜转,春愁还向隔年生。闲门要路无遗处,谁谓滕神亦世情。 注释: 1. 玉屑兼风卷地惊:形容雪花如玉屑般飘落,被风吹动的景象令人震惊。 2. 坐疑天籁不胜清:形容听到的雪的声音如此纯净、清新,以至于让人怀疑这是天上的音乐(天籁)而不是地面上的自然之声。 3. 吴蚕食叶渐无迹:描述春天时蚕儿吃桑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