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华堂灯烛影摇红,此夕衣冠宴集同。 - 华堂:华丽的厅堂,常用来指代宴会场所。 - 灯烛:这里的“烛”可能指的是蜡烛或灯笼等照明设备。 - 影摇红:灯光摇曳,使得红色更加显眼。 - 此夕:这个夜晚,通常指元宵节或类似的节日。 - 衣冠:指穿着正式服装的人,即出席宴会的人。 - 宴集:举行宴会。 - 同: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 译文:华丽的大厅里,烛光摇曳着红色的光芒
【注释】 圣皇:指皇上。 亢阳:指夏季的阳光,这里用来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腯(yù):肥壮。 少宰:指宰相,即赵鼎。 烦奏对:烦扰地向他陈述汇报。 回春: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译文】 皇上忧心百姓受旱灾之苦, 特地到名山求雨; 千里之内骄阳似火, 超过十月而炎热; 一时间飞雪遍布三秦大地, 降下及时之雨; 大烹牲肉, 劳烦鬼神, 以歆飨(xiǎn)百姓; 归去后向金銮殿烦请奏对
【注释】 涌金桥:位于今浙江杭州,建于南宋,是江南名胜之一。 长松修竹共阴森:长着茂密的松树和修长的竹子,一起形成一片阴暗的氛围。 下有方塘几许深:下方有一个方形池塘,有多深。 玉井遥分泉脉脉:远方的玉井中流淌着细细的水声。 彩虹高卧夜沈沈:彩虹高挂在夜空中,夜色渐浓。 升仙有志空题柱:想要飞升成仙,却只能写下“题柱”的诗句。 过海无凭浪费心:渡海却没有凭据,白白浪费了心力。 谁似主人襟抱阔
灞桥别意送徐进士还京 驱驰王事独贤劳,使节煌煌又入朝。 红雨飞花长乐苑,绿波芳草灞陵桥。 秦关百二山河壮,京国三千道路遥。 宵旰只今图治切,早施经济答唐尧。 注释: 灞桥别意送徐进士还京:在灞桥为徐进士饯行并表达离别之意。 驱驰王事独贤劳,使节煌煌又入朝:为了王事四处奔波的只有你一个人,你的使节光辉灿烂地又一次进入朝廷。 红雨飞花长乐苑,绿波芳草灞陵桥:红色的雨点夹杂着花瓣飘落下来
【注释】 龙蟠金敕:指皇帝的命令。 宪副:即御史台副使,是监察官。 鸷鸟乘秋霜翮健:鸷鸟,猛禽。秋霜,喻严峻的政令。翮,翅膀和尾上的硬羽。比喻贤能之士。 法星垂彩夜光寒:法星,指司法官员。夜光,一种宝石。比喻贤能的人执法如神。 五陵:汉代五个陵墓名,在长安城附近。父老:老人。骢马:青白色的马,常用以代称官吏的车马。 识豸冠:指识别贤良的帽子。豸冠,古代戴的一种黑色礼帽。 轻车行熟路:轻车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自己与戴松崖的交往来写朋友的友情。全诗四句。第一句“南北暌违思不穷”,是说诗人和戴松崖在南北分隔中思念之情无穷无尽,第二句“远将音问托鳞鸿”,是说诗人通过鸿雁传书向朋友问候,希望他平安归来;第三句“百年天地能容我”,是说诗人胸怀大志,有为一世之雄的雄心壮志;第四句“此日经纶正倚公”,是说诗人期待着戴松崖回来后,能够共同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答案】 寄戴松崖都宪
【注释】 《寄戴松崖都宪》是唐代诗人高适在唐玄宗天宝末年(公元747年)写给同僚戴松崖的一首送别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仕途失意、功业难成的感慨。 1. 契合金兰独见君:意思是说只有你能理解我,只有你能看到我的心意。 2. 索居应叹久离群:意思是说因为我长期离开家乡,所以感到遗憾和悲伤。 3. 乘轺只在商山外:意思是说我已经离开了朝廷,只能远游在外。 4.
寄汤半村 长安相见即相知,千里那堪久别离。 夜雨寒灯劳远梦,暮云春树动长思。 花明杜曲莺啼早,天阔吴江雁度迟。 芳草一庭书馆静,煮茶何日细论诗。 注释: - 长安相见即相知,千里那堪久别离。 - "长安":古都名,此处指代京城或诗人所在地。"相见即相知":表示两人一见如故,彼此了解甚深,无需多言即可相互信任。"千里":距离遥远。"那堪":怎能忍受。"久别离":长时间分离
春日雨中 春日里,细雨纷飞,冷风瑟瑟。春天虽然结束,但景物依然存在。 荼蘼花已经褪色,红粉颜色淡薄。杨柳低垂,翠眉紧锁。 翰林院的诗人江淹赋诗后,月亮沉入湖底。金谷园的楼阁高耸入云,却已落满尘土。 自古以来,兴亡皆有定数,达人何需为伤神。 译文: 春日里,细雨纷飞,冷风瑟瑟。春天虽然结束,但景物依然存在。 荼蘼花已经褪去了红色,颜色变得淡薄。杨柳低垂,翠绿的眉毛紧锁着。 翰林院的诗人江淹作诗后
【解析】 题印湛然炼师画像 画史丹青妙入神,毫端应怪写来真。 松风萝月闲中趣,野鹤孤云物外身。 脉脉灵源清似水,溶溶生意蔼如春。 风雷叱咤寻常事,信是人间有道人。 译文: 我画的湛然炼师画像真是精妙绝伦,笔端所绘之景真真切切。 松树风声和萝蔓月色在悠闲的心境中显现出一种情趣,野鹤、孤云与物外世界融为一体。 清澈明亮的源头仿佛泉水般清澈,充满生机的画意犹如春天一般温暖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