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注释】 ①白纻:古代一种白色细绢。纤纤:细长貌。累成疋:把丝线织成一匹。②机中织:在织布机上织布。③制春衫:缝制一件春天的衣裳。④姑前:指婆婆面前。弄刀尺:用刀和尺测量布料。⑤封题去:用丝线将衣制成后封装好寄走。⑥玉箸:指泪水,因为伤心而流下的眼泪。⑦于役:远行。未归:未回家。⑧裁白纻:裁制白纻。 【赏析】 此诗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思妇之怨诗。诗人通过对妻子的细腻入微的描写
当窗织,一织三太息。水寒丝脆头绪多,唱彻午鸡宁暇食。 抛来抛去失金梭,织久奄奄手无力。手无力,肠欲断,停梭坐对灯花烂。 阿姑并我三丈强,短尺量来夜将半。满砌寒螀助寥落,织成知与谁人著。 遍身罗绮属名娼,缠头舞罢锦满箱。 逐句释义: 1. 当窗织,一织三太息。 —— 在窗户旁坐着织布,但织了一段时间后感到十分悲伤。 2. 水寒丝脆头绪多,唱彻午鸡宁暇食。 —— 由于水冷使丝线变得脆弱
【注释】 洛阳:指洛阳城。行踪:行动的踪迹。戚里:指贵族、宦官之家。灯火:借代指歌舞。 人掷果:古代传说汉武帝时,李延年以歌曲弹唱为皇帝取乐,其中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之句。后遂以“人掷果”喻女子轻狂放荡。应为:应当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宫女在皇宫的生活,表现了她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纵横洛阳道,来往觅行踪”,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洛阳城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穿梭其间的情景
我们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杨白花 - 描述的是一朵随风飘动的白色花朵。 2. 随风无定止 - 描述了这种花朵随风飘荡,没有固定的归宿。 3. 太无情 - 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无情,即它们不受控制地飘荡。 4. 飞度江南几千里 - 这表达了花朵飘向远方的景象,暗示着自由和不受束缚。 5. 可怜落水化浮萍 - 花朵最终落到水中变成了浮萍,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6. 浮萍无复随风起 -
注释: 风号沙塞北,雪暗玉关西。 听水谙狐迹,循山趁马蹄。 三冬边戍苦,万里塞云低。 汉节雕零尽,苏郎应未归。 译文: 北风吹过黄沙弥漫的边地,大雪覆盖了玉门关外的山丘。 听到水流中传来狐狸的足迹,沿着山脉追逐着马群的踪迹。 三个冬天边塞的生活多么艰苦,千里之外的边关云雾缭绕。 汉朝的旌旗早已破损不堪,我思念的友人苏郎却还未归来
注释: 新声:指新的音乐。 花烛荧荧艳洞房,同心人醉合欢床。 在喜庆的洞房中,点燃了红烛,发出耀眼的光芒;新人和亲人一起陶醉,共享幸福时光。 拟将十索翻新曲,惭愧当年丁六郎。 我打算用这美好的音乐,来谱写一曲崭新的曲子,但回想起当年丁六郎的才华横溢,我不禁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新婚之夜的诗。首句“花烛荧荧艳洞房”,生动地描绘出洞房里红烛摇曳、光彩夺目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喜庆
【注释】 前:在。樽酒:酒杯,指美酒。当筵艳绮罗:坐在筵席上的人们身着华丽的衣裳。绮罗,指锦绣等彩色丝织品。千岁:指长寿的年数,即一千年。不饮复如何:如果不能饮酒,还有什么意义呢? 【赏析】 此诗以饮酒为题,诗人借咏酒来抒发感慨。开头一句写酒,“樽酒”是美酒的代称,是酒的本名,也是借物抒怀的起兴之辞。这樽酒,不是一般的酒,而是盛装的美酒。“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古人饮酒,多用杯,少用樽(大碗)
【注释】 起夜来:起床。念远断音书,揽衣中夜起:因思念远方的人,所以夜里起来写信。月明如有情,照入深闺里:月亮明亮,似乎有情感,照射到深深的闺房里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怀人的小诗。 首句“念远断音书”,点出思妇夜不成眠的原因,她因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不能听到丈夫的书信,于是半夜起来写信。第二句“揽衣中夜起”,描绘了思妇深夜起身写信时的情景。一个“揽”字,把思妇起身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来
【注释】: 上皇三台:指唐玄宗的三宫。三台,指天官、地官、水官。 沈沈:深浓貌。漏:古计时器名。 几:近;微。 辗转:翻腾。不胜情:无法排遣愁绪。 南内:皇宫之北为内廷,南面为外廷,故称皇宫为“南内”。 凄凉:冷落萧条。 梧桐夜雨声:用刘禹锡《秋风引》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玄宗出逃蜀中之后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思念皇帝,不能成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戎”、“旌”、“笳”。 【答案】 从军行 少年多义气,壮志在功名。 许国千金重,捐身一羽轻。 旌旗风外卷,笳鼓月中鸣。 尘清万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