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 其六 传老元来有世芳,孙枝分出几星霜。 姮娥只解夸仙桂,不道人间有鞠黄。 翻译: 传说中,菊花有着世代传承的美丽和芬芳。它从根茎的子孙中生出,仿佛是星星般的霜雪。 嫦娥只是懂得夸奖仙桂,却不知道在人间有如此美丽的鞠黄。 注释: 1. 传老元来有世芳:“传老元来”表示自古以来,“有世芳”指的是菊花有着世代传承的美丽。 2. 孙枝分出几星霜
这首诗是和张廷仪的十二首咏菊诗。张廷仪,字廷仪,号绣衣,明代诗人、画家,与唐寅友善,以书画知名。 我们来解读诗句。 1. "幽花向晚压群芳":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傍晚时分,幽静的花朵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的美丽足以压倒其他所有的花朵”。这里的“幽花”指的是菊花,而“群芳”则是指其他的花卉。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菊花独特魅力的赞美。 2. "青女相怜未着霜"
注释: 华堂今夕绮筵开,为报龙铜且莫催。 人静小屏红烛短,姮娥还送月明来。 译文: 今夜宴会在华丽的大厅举行,为了答谢龙王的盛情,暂且不要催促。 人已安静,小屏风上红色的蜡烛已经点燃,但时间很短,嫦娥还在送来明亮的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首句写宴会,次句说“为报”,是说月亮也来参加宴会,并劝请宴会主人不必催促客人。三、四两联写月光。诗人以人静、烛短、月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宴会图景
【注释】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指作者为张廷仪写的一组赏菊的绝句。绣衣,官服的一种,指代官职。东篱是菊花种植的地方,这里泛指菊花。青女,即少女。霜是秋天的象征,也是菊花的颜色。小亭,亭子很小巧。绿蚁,酒面上的泡沫。浮杯,把酒杯举到嘴边喝。蟹黄,螃蟹壳里黄色的部分,这里泛指螃蟹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秋诗。前两句描写了菊花盛开的景象。“秋满东篱色正芳”,写秋日阳光下的菊花,色彩艳丽,芳香四溢
注释:在曲廊栏杆外,盛开着牡丹花,用玉篆书写的标题保护着绛红色的纱。龙管和凤笙是人们欢庆赏花的地方,但不知道楼外夕阳斜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诗人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中的“不知楼外夕阳斜”一句,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占断西风第一芳 精神真欲傲严霜 红颜浪说天魔队,金粟如来独面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秋菊图。诗人以西风为笔,将菊花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金黄的菊花丛中。 “占断西风第一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和菊花的独特情感。西风是秋天的标志,而菊花则是秋天的代表。在诗人眼中,菊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他将自己对菊花的赞美,化作一句“占断西风第一芳”
肯随桃李竞春芳 独倚东篱惯傲霜 译文 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 注释 占断西风第一芳:独占着秋风中最美丽的花朵。 精神真欲傲严霜:展现出的精神,真的想要傲视严寒的霜雪。 红颜浪说天魔队:红颜中那些浮夸的人,自称为天魔队的一员。 金粟如来独面黄:像金色的佛光照耀的佛陀一样,独自面对着黄色的花。 赏析 此诗以“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为题,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欣赏菊花时所感受到的美好
【注释】 行台柱史:指张廷仪,字廷仪。振馀芳:使余香发扬光大。怪底长安夜有霜:长安(今西安)夜晚有霜。此日:今天。东篱:东边的篱笆,这里指菊花园。把酒:持酒杯。金英:指黄色的菊花。豸冠黄:獬豸之冠是古代官服的一种,因“豸”和“黄”音近,故称。 【译文】 张廷仪,柱国、史臣,使余香发扬光大; 长安夜晚有霜,真是奇怪! 今日与君在东篱共饮美酒, 金黄色的菊花须避开獬豸冠上的黄色。 【赏析】
烂漫西风九月芳,锦围深护未经霜。 花神不爱春前品,铸出金钱破眼黄。 注释:秋天的西风吹动着满园的花朵,它们在锦绣般的花丛中盛开,没有经受过寒冷的侵袭。花儿们并不爱春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在秋天,她们才是最好的。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菊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 清才豸史漱清芳,口嚼清冰面有霜。 老圃秋容期晚节,此心白日到羲黄。 注释:我赞美你清正廉洁的人品如同秋天的菊花一样高洁芬芳,口中咀嚼着清澈如冰的水,表面却似乎结了霜;就像年迈的园丁期盼着自己能在晚年绽放出更美的光彩,你的这种心态就像明亮的太阳一样照耀大地,普照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