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注解】 出岫:山中高耸的树木。岫,山穴。 层空:指天空。 油然:形容云层浓厚的样子。 底事(dǐ shì): 什么缘故。 霖(lín):大雨。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雨的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写雨。首句“浓云不雨”,总括起兴,说明天气阴郁,没有下雨。次句“出岫岂无心”,点明雨从何处来。后两句“层空昼结阴”,写雨势大、雨量多,把云遮住了天。最后以议论作结,抒发对雨的期望:“底事不为霖。”
注释1:雅趣天机动 - 形容诗歌的意境深远,仿佛天上的仙乐在动。 2:豪吟一世惊 - 形容诗歌气势宏大,足以震撼整个时代。 3:百篇谁复断 - 意思是说,有如此才华和成就的人,是难以被超越的。 4:千载杜陵情 - 指杜甫,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其情感深深打动了后世的人们,因此用"千载杜陵情"来形容杜甫的诗歌。 赏析:《咏诗》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人才华与影响的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 梅树高悬的枝头,我摘取了梅子。然而,梅子的味道苦涩,我的心境也更加痛苦。 1. 逐句释义: - 没阶傍庭梅:我走到庭院中,看到台阶旁的梅花盛开。 - 摘实下高树:我摘下梅树上的果实,准备品尝它的美味。 - 梅子多苦酸:但梅子的味道确实有些苦涩。 - 妾心更酸苦:这让我的心更加痛苦,因为我无法接受这种苦涩的味道。 2.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庭院里欣赏梅花时
秋柳 纤细身姿太瘦削,疏淡的枝叶婆娑舞。 昨夜西风劲吹急,庭院空荡落叶多。
诗句原文: 迢递云山阻,庭花几度开。 恼人双蛱蝶,飞去更飞来。 注释解释: - “迢递云山阻”:形容山峰高远,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阻隔的感觉。 - “庭花几度开”:庭院中的花儿已经多次开放了,暗示着岁月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 “恼人双蛱蝶”:两只蝴蝶飞舞于花朵之间,扰人清净,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泼的气息。 - “飞去更飞来”:蝴蝶反复飞舞,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 赏析:
【注释】 1. 香奁:古时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2. 元人:元朝人,这里指元末著名散曲家黄伯旸。 3. 追和:即应和。 4. 其三:是《孤灯》诗的第三首。 5. 淅沥:形容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6. 无觅处:无法找寻。 【赏析】 此诗以景结情,借秋雨落叶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开头四句“孤灯照夜深,淅沥芭蕉雨”写诗人独对孤灯,聆听着窗外淅沥芭蕉雨声。这一句从听觉的角度来写,营造了一种凄清
秋夜露坐 云散雨初收,长空灏气浮。 露华笼月色,白苎不胜秋。 注释: 秋夜露坐:秋日晚上坐着欣赏美景。 云散雨初收:天空中乌云散去,雨水也刚刚停歇。 长空灏气浮:广阔的天空中,浩然的气势弥漫着。 露华笼月色:露水像花一样点缀在明月下。 白苎不胜秋:白色的葛布承受不住秋天的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首句“云散雨初收”,描绘了秋夜的天空,乌云散去
【注释】霜林:深秋的树林。红叶:指秋天树叶变成红色的叶子。题诗:在树上题写诗句。掷流水:把写好的诗句投进小河里,让河水带走。阿谁:谁。要识:识别、了解。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偶游时,于霜林深处拾得红叶,便在树上题写了自己的诗句,然后把它抛入小溪中,让它随着流水漂向何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注释】 松声:指风吹松树发出的声响。非石还非竹,琅琅奏玉琴:意谓松木不似石头那样坚硬,竹子也不同于琴瑟之弦那样纤细,但它们发出的声音却能像玉琴一样清越悦耳。赖尔濯尘心:意谓松风可以洗涤尘心俗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松声,次句以“非石”、“非竹”来写松的特质;三句以“听最熟”、“濯尘心”来形容松声对人的影响。全诗构思新颖独特,用笔自然朴素,而寓意深远。 此诗是诗人隐居期间所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洵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第一句:不到禅关二十年,山中风景尚依然 - “不到禅关” 表示诗人尚未到达某个地方(可能是禅宗修行的地方),这里的“禅关”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之地。 - “二十年” 暗示了诗人离开这个地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山中风景尚依然” 意味着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山中的风景依旧美丽,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句:钟鱼有客投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