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扶风家世汉通儒,不重椒房重道腴。 庐郑久从高弟列,严敦敢望后尘无。 春围绛帐人如玉,月满荒台树有乌。 况是临江遗庙在,春风十里长蘼芜。 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扶风家世汉通儒”: - “扶风”指扶风郡,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家世汉通儒”表明其家族世代都是学问深厚的儒士。 2. “不重椒房重道腴”: - “椒房”通常指汉代皇帝皇后的寝宫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楼观台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老子道术的仰慕与尊崇之情。 首联“尘海仙家第一宫,峥嵘台殿诧秦工”,点出楼观台在道家仙境中的地位,并突出其建筑之美。楼观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因老子曾在楼观讲经得名“老子楼”。秦始皇时期在此建立道宫,称“上善宫”,后来唐玄宗改名为“楼观”。 颔联“五千道德言犹在,百二河山势自雄”,赞颂了道教文化和楼观台的地理风光。楼观台地处关中平原,依山而建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描述,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翠微深处绝嚣纷,岚气空蒙湿未分。 樵斧丁丁穿树重,梵钟隐隐隔溪闻。 龙归古洞留残雨,鹤憩长松恋白云。 清啸一声毛骨爽,碧空回首又斜曛。 注释: - 翠微深处绝嚣纷:翠微,山色青翠;深处,指山中;绝嚣纷,形容山林之清幽。 - 岚气空蒙湿未分:岚气,山林间的雾气;空蒙,模糊不清;湿未分,雾气还未完全消散。
注释:见说环奇久著名,相逢又复怅离情。 大造流形异,谁使良工巧琢成。 太白雪深尤突兀,终南云静益峥嵘。 山灵好为频揩拭,莫遣尘埃野蔓生。 将出西山留别神功石丈(将出西山即指离开此地,西山即指此地) 释义:听说这里的自然奇观闻名已久,我们这次又相见,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别离之情。 大造流形异,谁使良工巧琢成(大自然造化非凡,形态各异) 太白雪深尤突兀,终南云静益峥嵘(太白山上的雪特别洁白而且高耸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翻译,接着是注释,最后是赏析。 1. 第一句:谁将山骨叠层层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一块巨石的形状,好像层层叠加的山骨。 2. 第二句:看到忘言理莫凭 注释:这里表达的是站在石头前,让人忘记了言语和道理的重要性。 3. 第三句:炊饭只应仙客惯 注释:这里指的是只有仙人才能在这样的地方做饭。 4. 第四句:补天惟有女娲曾 注释
凤泉之南不二里,有一块巨石。 又一块大石也称作神功石。用一个人的力量来撼动它就会微微地摇动,加上许多人的力量,则屹立不动,这大概就是奇特的地方吧。相传叫“神功石”,难道真是这样吗?我停车下来一看便写成了两首诗。 六丁何日遣吴刚,劈断云根此地藏。 神护鬼呵经岁月,紫苔玄甲饱风霜。 恨深李广空疑虎,术妙初平戏叱羊。 一指撼来如欲堕,当年贲获谩夸强。 这首诗是作者在凤泉之南看到的一块巨石
【注释】 八阵:指八阵图,一种古代的兵法阵势。 将略:军事战略和才能。 陈寿:三国时期蜀汉的史学家。 邈(miǎo):遥远的样子。 【赏析】 《五丈原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杜甫在夔州西郊。全诗以“八阵”、“二表”起兴,以吊古伤今,抒怀寄愤,抒发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先点明地点,然后写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隐居隆中的诸葛亮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养老风闻自海滨,远依西伯寄闲身。 - 注释:听说在养老这个地方(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地名),我从小就听说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后来远离家乡,寄身于周文王,过着隐居的生活。 - 译文:从小听闻养老之地的风土人情,后来远离故乡,寄身于西伯姬昌,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2. 梦残石室孤峰月,占断渔矶两岸春。 - 注释:梦中梦见自己孤独地站在一座石室中,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
注释: 1. 偶过西山最上峰,巉岩鸟道接禅宫。我偶然经过西山的最高峰,山势陡峭如同鹰的巢穴。 2. 笑谈风月三生外,俯仰乾坤一瞬中。我们在谈论风和月亮已经过去了三个轮回,而我们抬头仰望天地,就像一瞬间的时间。 3. 香冷竹窗春院静,灯昏石榻夜堂空。竹子做的窗户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春天的院子里一片寂静。石头做成的床在夜晚被灯光照亮,但房间却空荡荡的。 4. 懵腾偏称闲中睡,一任东窗曙色红
这首诗是杜甫在凤翔时所作,描述了凤翔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1. 成周当日旧提封:这里的“成周”指的是古代的西周都城,而“旧提封”则是指这片土地曾经是周朝的领土。这里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2. 王业艰难自古公:王业指的是国家的基业,而“自古公”则是指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他开创了周朝的基础,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国家陷入了艰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