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综合把握。此诗是诗人在游览新丰后有感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首联“人从生处偏为乐,莫怪他乡恼太公”以设问的形式写景抒情,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颔联“眼底江山虽是汉,梦中桑梓尚怜丰”,颈联“亭台风景元无异,鸡犬人家也自同”,尾联“却笑狂夫双足垢,瓦盆盛酒气如虹”以议论、叙事和写景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新丰的美好印象和深厚的感情。 【答案】 示例
万里昆明未即功,方池凿象练兵戎。 女牛跨汉东西隔,旗鼓连营远近同。 巨舰初移云作阵,石鲸如动水生风。 可怜无限桑麻地,都付征人事远攻。 这首诗的翻译是:昆明池在古代是汉武帝的功绩之地,然而经过多年的变迁,它已经变得荒废了。在昆明池附近,可以看到曾经用于训练军队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片荒凉。 接下来逐句进行赏析: 1. 万里昆明未即功,方池凿象练兵戎。 - 注释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骊山名胜古来闻,丘垤纷纷夐莫群” - 描述骊山自古以来就闻名遐迩,其自然景观独特,与众不同。这里的“丘垤”和“夐莫群”指的是骊山的地形地貌,如小丘和小土堆。 2. “老鹤瞑投孤嶂月,蛰龙晴吐半岩云” - 通过老鹰和龙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敬畏之情。老鹰投巢、龙吐出云雾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骊山的自然景观。 3. “崔嵬直与终南并,葱茜疑从太华分” -
【注】摩诘:即王维。 面面峰峦罨画新,地偏无处著红尘。 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 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 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 翻译: 山中的景致如画,每一座山峰都仿佛被画家重新描绘过一样,显得如此美丽。然而我在这幽深的山林之中,却感到自己与世隔绝,无法沾染尘世的繁华。 在人间,人们总是幻想着那烟雨朦胧、云雾缭绕的仙境,但在这片山林里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予既出楼观乃登说经台凭高纵目但觉松风满山而恍惚若闻老氏道言也”:我走出楼阁,登上了说法的讲经台,依靠着高山,放眼望去,只觉得松风满山,恍惚之间仿佛能听到老子讲述道家之言。 - 注释:“出楼观”,离开楼房。“说经台”,“说法讲经的平台”。"凭高纵目",依靠高山远眺。“松风满山”,形容山林间飘荡的松涛声。“恍惚若闻老氏道言也”,形容听老子讲话的声音仿佛就在眼前。 2.
注释: 1. 予游兴庆宫而远忆李唐之盛:我游览兴庆宫,却遥想大唐的盛世。 2. 因叹尘世繁华真一梦耳:我感叹尘世间的繁华如一场梦。 3. 太息之不足:叹息之余,觉得自己的感慨还不够。 4. 遂作一诗以寄意焉:于是我创作了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感慨。 5. 复道金堤辇路通:复道金堤上的辇路畅通无阻。 6. 繁华非复旧时同:但繁华的景象已经和过去不同了。 7. 舞衣零落尘埋玉:舞衣已经破碎
注释: 峰峦矗立与天齐,叠阁层楼望处微。 云去瑶坛丹灶冷,雨香石径紫芝肥。 湫深自尔宜龙蛰,树密多应碍鸟飞。 真境可人清兴好,肯因行役浪思归。 译文: 峰峦高耸与天空相接,层叠的阁楼在远处显得微小。 云雾飘散后瑶台的炉灶和炼丹的地方变得冷清,雨后的石径上长满了紫色的灵芝。 水潭深深适宜于龙类潜伏,树木茂密多阻碍了鸟儿飞翔。 真正的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怎能因为行程劳顿而思归? 赏析:
注释:斗柄横空,夜晚降临,我凝视着山川美景而驻足。到达鄠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于是写了一首诗来自嘲。 斗柄横空夜若何,绛纱笼烛渡涝河。 注释:斗柄指的是北斗七星,横空指夜空中北斗星高悬。夜晚降临,我凝视着山川美景而驻足。 岚光结暝迷前纛,水气生寒透薄罗。 注释:岚光指的是山中的雾气,结暝指天色昏暗。水气生寒指水汽凝结成霜。透过薄罗指轻薄的罗衣。 拜月妖狐当古道,惊风栖鸟散乔柯。 注释
骊山之温泉即唐之华清宫也,以路当孔道而浴者殆无虚日予奉诏赐浴而且遂游观之乐其感戴圣恩宜何如哉谨成一律以贻诸缙绅云 注释: 1. 小队从容晓出城:早晨,队伍慢慢地走出城市。 2. 喜蒙优诏浴华清:很高兴得到皇帝的诏书去华清池沐浴。 3. 灵源有性藏真火:华清池中有灵气,有真火。 4. 暖气融春咽凤笙:温泉的热气融化了春天的气息,仿佛凤笙的声音。 5. 岂独纤埃随处尽:不仅仅是细微的灰尘到处都消失。
推窗日日看芙蓉,萧散襟怀野兴浓。 注释:推开窗户每天观赏着芙蓉,心情轻松自在,充满野外的兴致。 一派山泉和月泻,几家村杵带云舂。 注释:清澈的溪水和着月亮流淌,几户人家的捣衣声伴随着云彩一起在山谷中回响。 世情淡比巢林鹤,诗思清于倚涧松。 注释:世俗之情像巢居在树林中的鹤那样淡然,诗歌的意境清新如同依靠山涧的松树一样纯洁。 睡足五更天欲曙,梵宫又听隔溪钟。 注释:夜深人静之时已经疲惫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