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
注释: 1. 论语绝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墨子的理解和评价。 2. 墨子平生枉费工:这句话的意思是,墨子一生都在徒劳无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3. 谩将泛爱去形容: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竟然用泛爱的大道理来装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爱心。 4. 若观木讷并刚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仔细看他(墨子)说话的样子,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却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5.
【注释】君子:旧时指有道德的人或统治者。何尝:难道。去:离开。区区:计较、小气。务争:极力争取。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劝诫君子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不要为名利而争斗的意思。 诗的前两句写小人的反复无常。“君子何尝去小人”是说君子与小人本无矛盾,小人没有原则,君子也没有。“小人如草去还生”是说小人像野草一样,被割了又长出来。“但令鼓舞心归化”是说只要君子能振奋精神,一心向善
狂狷虽云执一偏,一偏所执尚能坚。 不然欲与中行士,往往其中亦未全。 注释:狂狷:指志趣高洁而行为放纵的人。执一偏:固执己见。中行士:春秋时期晋国人介之推,字子中行,他为人正直,为晋文公重耳的忠实朋友。“一偏”指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片面追求,固执己见。“犹”即“又”。 赏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由孔子的学生及再传学生所编撰而成。《论语绝句》是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区区:微不足道。 【赏析】孔子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其中有很多篇章都是孔子谈论“君子”的。而《乡党》一篇,是记叙孔子日常生活的,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出他的威仪,如对国君要恭恭敬敬,对朋友要谦虚谨慎,吃饭时要注意卫生等等。孔子自己说:“我平常不以为意的事情,别人却以为了不起。”可见,孔子是多么的谦虚和谨慎啊!所以,当别人赞扬他的“威仪”时,他说
【注释】 论语绝句:指孔子的《论语》中的一首诗。闻达要之不必分,只缘闻处未尝闻。子张若解闻中达,夫子何由尚尔云。 【译文】 听闻的道理不必分辨其真假,因为只要用心去体悟,就能感受到它的真谛。如果子张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那么老师又何必如此费神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孔子教诲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孔子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知识和道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理解和领悟这些知识
注释: 论语绝句:这是一首关于孔子和子路的诗,表达了他们对孔子和子路的不同理解和评价。 由言夫子何迂也:子路对孔子的教导感到困惑,他不理解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迂腐地教导他。 子谓由言亦野哉:孔子觉得子路的话语很粗鲁,没有道理。 道理不因相扣击:孔子认为,他们之间的对话并没有真正触及到问题的核心。 如何说得许多来:孔子问子路,你们这些弟子怎么能学到这么多的道理呢? 赏析:
注释: 曾点曾经听过鼓瑟的声音,声音低沉时像在打盹。 仲由(字子游)因为这件事也来请教,我为什么总是睡不醒。 他们的情趣风格不同,不能以偏概全就说他们不了解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他告诉弟子们要了解音乐,就要多听多观察,而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想象。诗中的“二人风味还应别”就是孔子的教诲。他告诉弟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气质,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注释】 巍巍荡荡仰神尧:指唐高宗李治尊崇道教。 贤智奸邪混一朝:指唐朝时期各种思想杂糅于朝政。一“朝”为代,这里指唐朝。 无物不归吾造化:指万物都受到宇宙自然的规律的支配。 去天安得尚有遥:意思是说,如果离开这个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那将是多么渺茫和遥远啊!“安”通“焉”。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末年(713-741),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官。全诗以赞颂神尧皇帝李治的功绩为主
【注释】 担板人:挑着担子的人。 见一边:被人们看见。 圣心思虑:圣人的心思、考虑。 周旋:周旋,周旋于事物之间。 方知:才知。 夫子:孔子。 彼此观之无间然:你我相互观看也没有间隔。 无间:没有间隔。 【赏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孔子弟子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孔子的教育原则等。此诗以《论语》为题
注释:若想要阐明道理,固然很困难。鬼神的真情状苦无端。只要尽我自己的人事,彼此何尝有两般。 赏析:此诗为诗人在讲学时所写,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和“神”的理解与思考。他认为,要阐明道理,固然很困难。鬼神的真情状苦无端。只要尽我自己的人事,彼此何尝有两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