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
【译文】 今日夜晚,我突然兴起了思乡之情,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故乡的渔船上垂钓。归去何处呢?只能独自默默地长啸一声。你的意思又是如何的呢?老少之间,感情并不相同。此生的归宿我自己可以判断,但命运的难料却让人无法预料。 【注释】 ①偶成:偶然写成的诗。 ②起乡心:引起思乡之情。 ③何日归渔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的渔船上来钓鱼呢? ④定何所:归向哪里? ⑤君意复何如:你的心意又是怎样的?
闻桂香 清晨未盥栉,桂香递秋风。 不知此花意,何为恼衰翁。 举头复何有,燕雁书晴空。 景物如此好,谁云吾道穷。 译文: 清晨起床还未梳洗打扮,就闻到阵阵桂花香飘入鼻端。 不知道这桂花的花语是什么,为何会让我心情烦躁不安? 抬头仰望天空,却发现只有飞翔的燕子和翱翔的鸿雁在向晴空书写着诗篇。 眼前的风景如此美好,怎能说我的志向已经穷尽呢? 注释: - 清晨未盥栉:清晨,即早晨;未盥栉
【释义】: 秋空晴朗,万里无云。偶遇几日阴雨,也罢了。造物者真是何意,竟然连下了三日雨。风转露重,天边山岭苍茫。我无言,但心有所悟。古人与我同感,知我之心。 【赏析】: 首联“秋空极清快,偶值数日阴”是写诗人在秋高气爽的天空中行走。“偶值”二字表明了天气的多变性,诗人的心情也因此时而舒畅时而忧郁。 颔联“造物果何意,成此三日霖”则是对天气变化的疑惑和感叹。造物者为什么要如此作弄人呢
注释: 1. 今晨日色佳,一洗数夕阴。今天早晨阳光明媚,一扫数日的阴霾。 2. 开门玩秋色,爱此佳山林。打开门欣赏秋天的景色,喜欢这美好的山林。 3. 人事端可绝,俗虑莫相侵。人事纷争完全可以断绝,俗世的忧虑不要来打扰我。 4. 绿绮奏流水,门外无知音。绿绮琴声在流水中流淌,门外却无知音能听懂。 5.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表达自己的隐居生活的志趣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景图
桂 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 尚余青青叶,浓阴犹可庇。 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 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注释:桂花盛开时散发出的香气已经无法再闻到;雪花飘落,地上洒满了桂花的花瓣。仍然还有几片绿色的树叶,浓密的树荫可以遮蔽住人的影子。我打算建造一间茅草屋子,以表达我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然而我的这一想法并不好实现,因为世俗之人很少有能够欣赏出桂花高洁品质的人。 赏析
【注释】 ①东坡:指苏轼。谪居:被贬官到外地居住。三适:指苏轼三次被贬的地点,分别为黄州、惠州、儋州。次(zú):诗篇中常用作动词,这里表示“写”的意思。②午窗:中午的窗户。睡乡:指梦中的境界。③椿(chūn)灵:指自己如树一样高大,象征长寿。④形存:指形体尚在。蝉蜕:指蝉蜕皮,比喻人超脱尘世。⑤质槁:指形体衰败,比喻死亡。⑥荣辱:指名誉和耻辱。漫纷纷:指纷纭杂乱。⑦有梦尚有思:有梦还思念
这首诗是诗人在居所七年未遇雪的感慨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 首句“十一月忽见雪片”,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十一月突然遇到了雪的情景,给人一种惊喜和意外的感觉。紧接着,诗人感叹“居此七年未尝见也”,表达了自己多年来未曾见过雪的遗憾和渴望。 第二句“寒色遽如许,神清瘦不禁”,描述了雪的颜色和给人的感觉。诗人用“寒色”来描绘雪的白色,用“遽如许”来形容雪的突然出现
秋兴 秋季的凉意侵入茅屋,拄着拐杖登上平原。 落日衔西山,一片平原顿时变得鲜亮。 萧瑟江上竹林声声,清澈岩下泉水潺潺。 我生来本就闲放自如,为何还被拘泥所困? 人生与命运相违背,至今已经六十年。 有勇气退隐并非怯懦,进取精神并非贤明。 注释: 1. 秋兴:秋天的感受与思考。2. 茅屋:简陋的房屋。3. 杖策:拿着手杖。4. 平原:广阔的原野。5. 一川顿明:一片水域顿时显得明亮。6. 萧萧
这首诗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的《次东坡韵三首》。 我们来看一下诗句: ``` 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 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 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 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今来幸闲放,栉比肯匆匆。 清晨解绦辫,千梳复重重。 不羡列御寇,散发摇风鬉。 气舒两目明,顿与离朱同。 此乐岂易得,快意适相逢。 再拜复再拜,深恩荷天公。 ``` 注释: 1. 忆昔叨从班 -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期间写的,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读)夜卧濯足(夜) 夏日乏絺葛,冬来无衾裯。 (夏天缺衣,冬天缺被)况复窜炎荒,令人生百忧。 (更何况我被放逐到炎热的地方,让人心生忧虑) 空城舞狐狸,深林鸣鸺鹠。(狐狸和山雀在空荡的房子中飞舞) 此邦无足恋,聊为薪水留。(这个地方不值得留恋,只能在这里做点事情) 枯枝煮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