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
怀吕开州 盖代循良宰,吾思吕太微。 临财如触热,好善惄輖饥。 至孝神应泣,论文瑟已希。 墓田今宿草,黄鸟绕林飞。 【注释】 1. 盖代:超越时代的; 2. 循良:守法、有道德的好官; 3. 吕太微:指唐代名臣吕光远; 4. 临财如触热:面对金钱时像被火烧一样难受; 5. 惄輖(wèi lán):同“惴栗”,恐惧不安的样子; 6. 至孝:最大的孝心,这里指的是对父母的极度孝顺; 7. 神应泣
马革男儿事,靴刀大将身。 释义:穿上战袍披上铠甲,是那些男儿的志向和理想。挥舞着刀剑,是那些大将的勇敢与坚韧。 注释:马革——穿着马皮的战袍,象征着战士的英勇;男儿—指那些渴望为国家效力、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靴刀——即“刀马”,指战场上骑马持刀的勇士。 国殇悲旧部,庙食报斯人。 释义: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战士们值得我们哀悼,他们的精神和业绩值得我们在祭祀时纪念。 注释
梅 南国梅花发,阳回此独先。 翻缘得气早,不斗入春妍。 冰雪原吾分,芬芳却自怜。 调羹倘他日,青子向人圆。 注释: 1. 南国梅花发,阳回此独先:南方的梅花已经开始开放,阳光开始转暖,唯独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梅花开得最早。南国,指江南地区。阳回,阳光转暖。 2. 翻缘得气早,不斗入春妍:是因为我运气好,得到春天的灵气(“得气”指得到春天的阳气),所以梅花早早就绽放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一个选项设计两个小问题,一个是艺术手法,另一个是情感意蕴,解答时要据语意逐项进行。此题中第一小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赏析,第二小题要求考生对诗人的情感态度进行分析。 “上蔡始变古,中郎亦典型”,首句写书法史上的上蔡(东汉书法家张芝)开始改变古法,中郎(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也成了典型
【注释】: 1. 论书 - 诗名,可能指的是对书法艺术的评论。 2. 用古出新意 - 通过使用传统的书法手法来创造出新颖的艺术效果。 3. 颜徐下笔亲 - 提到颜真卿和赵孟頫(字子昂),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这里暗示了对这两位大师书法技艺的赞赏。 4. 细筋能入骨 - 形容书法中线条纤细有力,深入骨髓。 5. 多肉正通神 - 形容书法中笔画丰满,充满生命力,能够打动人的心灵。 6.
【诗句释义】 凉月低高树,翛然怀吕安。 移镫过别馆,留客共盘餐。 雷雨涤新暑,庭阶生暮寒。 遥知草玄者,独有子云难。 【译文】 凉月悄悄升起,树梢被月光照亮。我忽然想起了吕安。 移动灯烛穿过别墅,留下客人与我共享晚餐。 雷电交加驱散了夏日的热气,庭院里顿时生出了寒冷。 远远地知道这位写《玄文》的人,只有扬雄才真正难以企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晚景图
诗句释义: 1. 西市多新鬼 - 描述在西边的市场(可能指京城或某个特定地点),有许多新去世的灵魂。 2. 南天少故人 - 南方的天空很少见到老朋友,意味着远离家乡的亲人。 3. 与君同应诏 - 和您一起接受皇帝的召唤,这可能表示某种政治任务或使命。 4. 此别太惊神 - 这次离别让您感到十分震惊,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分离或是重大的生活变故。 5. 国论浮云变 - 国家的议论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多变
【注释】九月:指深秋或冬季。行看尽:指行程结束。长策:指南北之行。三练:指南越道,即由广州至交趾的道路,全程约三千里。殊恩:皇帝的特别恩典。千种意:指千种思念。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郑太夷(名不详)南下途中所作。诗中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之情和对朋友的关怀。首联写送别;颔联写旅途艰难、天气寒冷;颈联写自己虽未受重用,却还想着为国效力;尾联写朋友一路平安、早日归来。全诗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自然
【注释】即席:在酒宴中作诗。绝代:超出当代。陈沧:指陈子昂的《感遇》诗。郑海藏:郑虔,唐代著名画家。弥天:形容气势磅礴。义宁:唐玄宗年号(713-756),此指作者所处的时代。国秀:才华出众。无忝:不辜负。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字少伯。 【赏析】这是一首应景之作。诗人在宴会中即席作诗,歌颂了当时才俊辈出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全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文人墨客
往者强邻斗,东风倒月支。 自封原失计,中立坐成雌。 瓶罄嗟罍耻,儿孤记母慈。 风云原有待,天地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