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东坡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吴子野先生深厚的敬意和赞美。 译文: 麻田老仙心炯炯,少有高风慕箕颍。 枕流漱石三十年,眸子瞭焉神更静。 忽然杖策海上来,至人道妙同尘埃。 达官贵侯竞招致,往无所欲谁嫌猜。 迩来一志从吾党,迹与孤云共天壤。 曹溪有路更攀跻,径蹑毗卢高顶上。 注释: 麻田老仙:指吴子野先生,他住在麻田,所以被称为老仙。 高风:高尚的风范或品格。 枕流漱石:在溪边小憩
送俞伯谟宣德赴辟成都 我生落拓如虚舟,万里江湖随演漾。 君今禄仕亦我同,南北悠悠无定向。 故乡回首海东头,兄弟十年官塞上。 才高质美众所奇,杞梓豫章非冗长。 辟书交飞上庙堂,肯使须臾事闲旷。 秦山峥嵘堑戎虏,自古征人愁怅望。 剑门栈阁天下危,去马来车魂欲丧。 羡君年少勇攀跻,足蹑青冥身益壮。 旧游陈迹想依然,感物怀亲情独怆。 注释: - 我生落拓如虚舟: 我的一生漂泊不定
这首诗是一首长篇赋,作者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高楼冠浮云,下瞰百顷湖。 - 注释:高耸入云的楼阁,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湖泊。 - 赏析:首句描绘了望湖楼的高峻和其俯瞰的壮阔景色。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宏伟与辽阔,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清漪照两岸,秀色含菰蒲。 - 注释:清澈的波纹映照着两岸,美丽的景色中包含了菰(茭白)和蒲。 - 赏析
【注释】 ①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举行禁火寒食的风俗。 ②怡然:诗人自号,此指作者友人。 ③玉提刑:官阶为从六品的监察御史。 ④圭组:用玉制成的礼器,这里泛指礼物。 ⑤易足:容易得到。 ⑥麾:通“挥”,挥动的意思。 ⑦援毫:拿起毛笔。 ⑧胜游:美好的游赏之乐。 ⑨杖屦:手杖和鞋子,形容步行悠闲。 ⑩聒耳:声音嘈杂。 ⑪相将:一起。 ⑫二使轺:两位使者乘坐的马。 使轺,使者的马车。 屏逐
答柯山晓上人 风骚古人事,而我岂所长。 儿曹嗜章句,馀习未易忘。 根源本无有,真若夏潦潢。 道人气拔俗,吾党称俊良。 十年依丛林,实以道自将。 禅馀喜赋咏,妙语逾圭璋。 世眼独未识,深丛閟孤芳。 锋锥必颖脱,安肯久处囊。 子宜力自勉,声问终扬扬。 吾言岂知子,老大殊荒唐。 注释: 1. 风骚:古代诗歌的两种风格,指文学才华; 2. 古人事:指的是过去的事件或人物; 3. 我岂所长
次韵法真禅师送曾敬之宣德昆仲 昔与乃翁相遇年,始知有子生且贤。 尔来双干已争秀,屹屹欲上参高天。 昨朝较蓺偶不售,他日奏赋闻甘泉。 方今庙堂喜人物,收拾万汇归陶甄。 袅蹄麟趾终一出,辉映左右无馀妍。 肯学孟生夸得意,一日走遍春风前。 嗟余投老隐岩谷,形若槁木心灰然。 扁舟追子仅千里,仿佛夜梦遥相传。 西湖风物行岁晏,归赋梅花趁腊先。 译文: 我与你的祖父初次相见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中通过描写李仲益赴襄阳幕府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送李仲益赴襄阳幕(首联) 襄阳古名都,雄观压荆楚。(第一联) 描绘襄阳的古老名城,壮丽的建筑群在荆楚之地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醉公夸文词,风物粲可数。(第二联) 感叹我尚未亲眼见过这些美景,却如同看到了它们一般。 嗟余未历览,仿佛已如睹。(第三联)
【译文】 听证师说那圣可桐虚斋, 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 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 故其声之隐也无阂,动也无留。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 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 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 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这首诗描绘了圣可桐在自然和艺术中的价值
【注释】: 1. “平长”:指平素。 2. 公:对人的尊称。 3. 声华:名声声望。 4. 三纪:三十年。 5. 两京:指京城长安、东都洛阳。 6. 游夏:古代两位有名的学者。 7. 螭头:即螭吻,古代门上的装饰物,龙头形状,用做门环或屋檐的装饰。 8. 符竹:指符节、竹简,是官员调动和任免的凭证。 9. 联翩(piān):形容连续不断。 10. 烂熳:繁荣昌盛的样子。 11. 天马行九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赠天竺聪道人》。全诗共八句,每一句的注释如下: 1. 完完明月珠,蓄彼万丈渊。 完完明月珠:明亮的月亮如珍珠般圆润。 蓄彼万丈渊:深藏于深渊之中。 2. 径寸不可睹,馀辉媚清川。 径寸不可睹:直径只有一尺,无法看到其全貌。 馀辉媚清川:余晖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上。 3. 道人实有道,胶口默不传。 道人实有道:这位道士确实懂得道理。 胶口默不传:他闭口不言,默默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