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与注释相关的诗句,并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大河当日决澶渊,横被东徐正渺漫”意思是:大河当年澶州之战时决堤,如今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澶渊”即澶州,是北宋的边境重镇。“澶渊”指宋辽两国之间的边界。 “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意思是:在城头上筑造房屋来观察敌情,我怎敢把忠诚和道义置于危险之中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画图虽不上凌烟,道德芬芳满世间。 辽鹤已归东海去,列仙风骨若为攀。 注释: - 凌烟:指唐太宗李世民所建,用以画像赞颂功臣的凌烟阁,此处代指功臣画像或荣耀之事。 - 辽鹤:指来自辽国的仙鹤,象征高洁和自由。 - 列仙:指的是古代的仙人,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高尚品格。 - 风骨:形容人的气概和品格。 - 若为:如何,怎样。 - 赏析: - 这首诗是宋朝释道潜的作品
舍南舍北尽云山,此处躬耕有底难。 社饮鸡豚好邻里,一杯相属百忧宽。 注释:在舍南舍北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在这里亲自耕种生活真是不容易啊。与邻里一起喝酒吃肉很快乐,这样一杯酒就能把忧愁都驱散开。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画面。诗人在山脚下的田间劳作,远离了喧嚣都市,远离了名利场的纷争,过着一种简单朴素、宁静祥和的生活。他与邻里和睦相处,共同享受着劳动成果带来的满足和幸福
【注释】 临淮:今属安徽。大士:指张果老(张果,唐道士,号通玄先生)。“大士”即道家所奉的神仙。应物:顺应事物。施:施展。亲护:亲自护送、守护。渡:渡过。知:知道。盛德:盛大的德行。衰:衰退。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张君宝所写的挽词。张君宝是北宋末年著名的道教方士,他与苏轼有很深的交情。苏轼曾写过一首《题李公麟水墨山水》诗:“天工与我何参差,张颠数笔山人痴。我书意造本无法,秦赵以来未有益
【注释】 遗:留下,遗留。荣:荣誉。少海猛:指少海的猛士。无双:一无二。浮丘:传说中的神仙山名。帝乡:天帝所居之地。可笑:令人感到可笑。今:如今。亦:也。思:怀念、思念。上苍苍:仰望天空,指对上天的敬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咏少海猛士的故事,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对世俗荣华的不屑,表达了对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之感。全篇采用对比手法
【注释】 1.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其一 2.万事年来即罢休(万事:世事) 3.心萦云水尚追求(萦:萦绕,徘徊。尚:还) 4.草堂早晚投君宿(草堂:作者的住所。投:寄留、寄宿。君:你) 5.纸帐蒲团不用收(帐、团;都是佛教供具名。不用收:不要收起。) 6.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壁诗。首句“万事年来即罢休”,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一切荣辱、得失都不必计较。中间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的交往
【译文】 古柏连成山冈,三万株翠竹苍松。朝烟破日,绿荫扶疏。 投鞭下马,可以见到幽深的小路,一起谒见宾天的帝子居住的地方。 【注释】 次韵试可同谒子晋祠: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次韵”的形式来表达对子晋祠的赞美之情。 古柏连冈三万株:古柏,即古代的柏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冈,是小土丘,形容柏树生长之地。连冈三万株,形容柏树数量之多,生长之茂盛。 朝烟破日翠扶疏:朝烟,早晨的炊烟,指早晨的景色
【注释】 同赵伯充防御观东坡所画枯木 其二 萧然素壁倚枯枝,行路惊嗟况所思。 惆怅骑鲸天上去,却来人世恐无期。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赵伯充一起欣赏苏轼在东坡画的枯木图。诗中表达了对苏轼才华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萧然素壁倚枯枝”,以“萧然”形容素壁,以“枯枝”形容素壁,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美丽的景色。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在人间行走,看到这些美景也感到惊喜和惋惜
【注释】 文登:指山东省文登县,苏轼的故乡。召公:指周初召公奭。海市:传说中的海上幻景。已蛰:蛰居的鱼龙。异事:奇异的事情,这里指文登五日观的神奇现象。稀:稀少。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文登五日观观赏海市蜃楼奇观后所作的挽词。诗中用“文登五日观”这个典故来写苏轼与友人游观海市奇观的经过,并借以抒写自己对生死无常、人生短暂等哲理性的认识。全诗写得含蓄蕴藉、意蕴无穷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葑(fén):湖边的淤泥,这里泛指湖面。漪涟:水波。碧玉:形容湖水的颜色。白傅:白居易,字乐天。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李公麟的挽词。诗中写李公麟在杭州任通判时,治理西湖有功,被调离后,西湖又变坏,他为此感到遗憾和惋惜。全诗用白傅比喻李公麟,既赞美其功绩,也表达对其离去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