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行歌亭 其一 自古山林浪得名,欲要人爵谩逃形。 唯馀滍上行歌者,独免移文勒户庭。 【注释】 - 自古:自古以来 - 山林:指山中的树林 - 浪得名:轻易获得名声 - 欲要人爵:想得到官职、爵位 - 谩逃形:假装逃避 - 滍上:滍水之滨地区 - 行歌者:唱歌的人 - 独免:独自免于 - 移文:移走文书 - 勒户庭:封锁门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注释: 肝胆:比喻忠诚。 次韵:诗歌形式之一,用同一首诗的韵脚押韵。 李端叔:指唐代诗人李端的字,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友人。 题孔方平书斋壁:在孔方平的书斋墙壁上题诗。 其八:这是第八句。 清警:清雅、警醒的意思。 肺肠:比喻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赞美孔方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 首两句“肝胆未应分楚越,高曾元共水云乡”
【注释】:读子苍诗卷 其二:大册雄文未许窥,百篇先读海陵诗。疲驽伏枥空骧首,飞兔流星作么追。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和诗,原题下注为“和大册雄文”,作者为苏轼。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与前一首相仿,都是对友人的才情的赞赏。此诗以雄豪的气概赞美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崇敬之情。全诗用典丰富,语言华赡,风格雄浑
注释: 端居终日少逢迎,佳客时来一座倾。 不见诸郎事弦管,幽窗唯有读书声。 端居,即安居;终日,即整天、全天。“逢迎”,即应酬、应付。“诸郎”,即各位公子。 佳客,即好客人。“座倾”,即座上宾满,座无余席。 不见诸郎事弦管,指往日的宴会、游乐之事。“诸郎”是泛指,指各位公子。“弦管”是歌舞音乐用具。这里指昔日宴乐之事。 幽窗唯有读书声,指今日的读书声。“幽窗”指书房。“唯”表示只有
仲尼道德高千古,老子微言冠百家。 余泽风流俱擅美,那云玉树倚兼葭。 注释:孔子的儒家思想道德高远,流传千古;老子的道家思想微妙深远,被尊为诸子百家之首。孔子和老子的思想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各自都有独到的风采和魅力。那些儒者都是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人物,他们就像玉树一样挺拔,像芦苇一样轻盈优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孔子和老子的诗。诗人通过对孔子和老子的道德思想和风格特点的赞美
【注】德政:指宽政厚德。主意:指施政的方针、政策。奋髯:捋胡须,表示愤慨的样子。奸:奸佞。傥(tǎng):倘若。谈笑:指谈笑风生。风流:指风度。 译文:宽厚的德政从来是出自高官的心意,他发怒时,决不会容留邪恶奸佞的人。如果他能逢事谈笑自如,那么他的风度一定不会差于谢安。 赏析:苏轼在《东坡先生挽词》中对司马光大加赞誉:“君实(司马光字)为国持大体,正色直前,不附权贵,以道德自任,虽燕公
【注释】: 白头幕府:年老的幕府。 尚崎岖:还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 南亩归休:退隐田园。 盍(hé)早图:何不早早谋划。 滍上山川:指汉水上游的山山水水。 风月:风景和月光。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这里指文坛领袖。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李端所作的《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的第三首。前两句写自己虽已入幕为官,但仕途坎坷,仍想归田隐居;后两句写自己希望在隐居中也能得到文坛领袖的青睐与提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诗歌内容和赏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逐句解析,正确理解其意思。 “马蹄逐逐走埃尘”,“马蹄”,比喻仕途上奔波的足迹。“逐逐”,指连续不断之意。两句写官场生涯的辛酸,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官府宁容自在身”,意思是说:在官府里,怎么能容你一身之躯呢?这一句是说自己不能像孔方平那样安享清福。 “夜宿南溪孔居士
诗句:爱君檐外萧萧竹,翠干扶疏一样齐。 译文:我喜爱你屋檐外那片萧萧竹林,那些竹子绿得发亮,茂盛地生长,就像一列列整齐的队伍一样。 注释:檐外,指屋檐外。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翠干,绿色的竹子。扶疏,茂盛的样子。一样齐,形容竹子排列整齐。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坚韧和生机勃勃,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的赞赏。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自身的情感寄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然后根据对诗歌的主旨的理解进行分析。此题中要求赏析诗句,答题时首先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菊丛稍稍敷金蕊,荞麦芃芃放雪花。”这是说在菊花丛中点缀着点点的金色花瓣,就像撒下了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荞麦花开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