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注释: 南窗寄托着我的傲气,一榻之上,午风轻拂,悠然自得。 我懒于踏访子云陈迹,却解嘲继续书写新书。 译文: 南窗寄托着我的傲气,一榻之上,午风轻拂,悠然自得。 我懒于踏访子云陈迹,却解嘲继续书写新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夏日闲适生活的六言诗。诗人以“南窗寄傲”开篇,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午帐风来卷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注释】 栎杜:树木名。侵阶:蔓延到台阶上。托质:指蝉的鸣叫声。薰风:暖风。草木:泛指草木。莫作:不要。感伤:伤感、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诗。诗人通过观察夏天里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现了自己对夏日美景的喜爱。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栎杜侵阶美荫”,描写了夏日里高大的栎树和杜梨树枝繁叶茂,给台阶铺上了一片绿荫。次句“鸣蝉托质初凉”,描写了初夏时节,树上的知了开始鸣叫
诗句释义 1 出海涛雷方震:出海的波浪和雷声正在震动。 2. 横江雪阵如山:江面上的雪像是山一样堆积。 3. 一叶舟轻飞燕:一艘小舟像燕子一样在风中快速移动。 4. 飘然掠水东还:小船迅速向东驶去,好像要避开什么。 译文 海上的波浪和雷声正在震动,江面上的雪像山一样堆积。 一只小舟在风中快速移动,好像要避开什么,向东方驶去。 注释 - 出海涛雷方震:“出海”指船只已经离开了岸边
【注释】 (1)凤咮山:即凤凰山,在今江苏句容东北。含暮霭,指天色昏暗。 (2)西陵:指湖北秭归县西陵峡口。 (3)江湖:指长江中下游广大水域。 (4)此:指“与定师话别”之事。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友人分别后有感而作的送别词。全词写离别之情深挚悲切,但笔致婉转含蓄;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能情韵悠远。 上片写景。首句写山色,用“含”字,暗示山色之暗淡,为下句写情蓄势。次句写月色
注释: 山水初无今古,人间自有沉浮。 试问行歌野老,桑麻用事何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事沉浮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第一句“山水初无今古”,诗人认为山水本无古今之分,是永恒不变的。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哲学观念,暗示了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只有山水才是永恒的。 第二句“人间自有沉浮”,诗人指出人世间充满了起伏变化,有兴盛也有衰败
【注释】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 其三:夜深一碧万顷,仿佛明河接天。岸曲风篁成韵,绝胜细管危弦。 【赏析】此诗是作者与友人闻复唱和的第三首,写景细腻,情致幽雅。前两句写西湖夜色之美。后两句则写湖边景物之胜。“夜深”“万顷”,描绘了西湖在月光照耀下一片皎洁;“仿佛”“明河”则写出了湖面波平如镜,月光照射下的西湖宛如一条明亮的银河横贯天空;“岸曲”“风篁”则描写了西湖边曲折的岸边上
酬赵存道都曹见赠 骚人久无闻,风雅日浸衰。 汀洲空兰芷,憔悴无芳姿。 参军妙述作,鲍谢相并驰。 明珠不自耀,光彩閟陆离。 聊因五斗粟,暂寄东海湄。 官身虽簿领,游刃能一麾。 寥寥古寺空,转砌春日迟。 闭关时却扫,寂寂下书帷。 唐虞悉观览,百氏了不遗。 论文慎许可,纪律严自持。 昨朝发新咏,落语皆瑰奇。 世无杨德祖,讵识黄绢词。 注释: 骚人久无闻,风雅日浸衰。 指诗人长时间未得到重用
【注释】 纨扇:细绢制成的扇子。轻裁:轻手裁剪。孤月:独自的月亮。竹簟(diàn):竹席。织:编织。纹:纹理。幽吹:轻柔的凉风。扰眼:使眼睛感到不舒服。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夏夜纳凉的诗,表现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怡然自得的心情。全诗四句,每一句都绘声绘色,生动逼真地再现出一幅幅清新美丽的图画,令人读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触其物。 夏日山居 其一 纨扇轻裁孤月,竹簟冷织双纹。
注释:山中的雨洗涤了树丛,使树林更加清新;梧桐树沐浴着阳光,荆木的门窗也显得特别明亮。 傍砌榴花初吐,照人特地光辉:靠着石阶上的石榴花刚刚盛开,它那明亮的色彩格外地映照着人们的脸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居的景色。首句“山雨洗开林幄”,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二句“梧桐日射荆扉”,通过描写阳光下的梧桐树和荆木门,展现了夏日山居的宁静与舒适。最后一句“傍砌榴花初吐
【注释】: 远壑:远处的山沟。残照:夕阳的余晖,指傍晚时分。飞蚊:夏天蚊虫多,这里比喻蚊子。前檐:房屋前面的窗户。巢燕:筑巢在屋檐下的燕子。何暮:什么时候。呼童:喊小孩。为汝开帘:给你打开门帘。 【赏析】: 《夏日山居》是南宋理学家、诗人杨万里(一说为姜夔)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却能于朴素之中见新奇之致,给人以清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