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牥
【注释】 今岁:今年。成:完成。第几房:指蜂房的排列次序,也指蜂巢的构造。刳(kū)松为屋蜜为粮:用松木掏空做成屋子,以蜂蜜作为食物。 门临花圃身长逸:蜜蜂的门(出入孔)靠近花园,身体可以自由飘游,不受拘束。身长逸,形容蜜蜂自由自在。 架近松窗蜡渐香:蜜蜂在树枝上筑成的巢穴接近松树,所以蜜蜂在巢穴周围采集到的松脂气味越来越浓了。 长日:整天。去:飞。凭双翅远:凭借翅膀飞得很远。 淡染半腰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不见东山谢紫虚,时时独自撚吟须。”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再也见不到东山上那位名叫谢紫虚的人,他常常一个人捻着胡须在思考问题。在这里,“捻”是指用手揉搓或梳理,“吟须”是指捻着胡须沉思。 第2句:“常凭香案监抄箓,时点朱砂为订符。”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经常坐在香案前抄写符咒,有时还会用朱砂点定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首联“香名不枉入骚坛,最爱霜枝傲岁寒”以“香名”“霜枝”点明菊花的品格,赞颂菊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颔联“切莫逢人叹迟暮,何曾委地有雕残”以反问的语气,劝勉菊花不要因年华老去而叹息,不要因凋残萎靡而自暴自弃。颈联“人如靖节方堪采,世欠灵均少得餐”以陶渊明、屈原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志士仁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明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怀抱壮志,渴望建功立业
松 柯伐移来得得长,想渠历晋复经唐。 惯于岩畔谙风雨,可与人间作栋梁。 二室七仙同守护,千杉万桧任低昂。 向来诸葛祠前柏,此物□□□□□。 注释: 1. 柯伐移来得得长:意思是松树移植后生长得非常茂盛。柯伐,指移植的松树;得得长,形容其生长旺盛。 2. 想渠历晋复经唐:意思是想它经历了晋朝到现在,又经过了唐朝。渠,代指松树;历晋、复经唐,指经历的时间之长远。 3. 惯于岩畔谙风雨
【注释】 1. 相士:古代一种占卜术,即看人的面相、手相等以判断人的命运。 2.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 3. 抟土费工夫:《庄子·天地》中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里用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来比喻女子天生丽质,需要经过后天的修炼才能成才。 4. 有底终须还富贵:意为只要根基好,终将能够获得富贵荣华。 5. 无时换不得头颅:意为时刻都离不开头,形容地位重要。 6. 若还非我安知我
【注释】 薄暮:傍晚。滕六:指滕王阁。张吾军:展开我军阵势。铺匀(pūhén):分布均匀,平展。补住梅花:像梅花一样坚强不屈。玉色:比喻美好的品德。何须双手裂龟纹:不要像乌龟壳那样龟裂了才显贵。时清果亦多廉叟:在清明时节,自然也有很多清廉的老者。委地珠矶(jī):珍珠落在地上,无人捡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云”和“梅花”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首句写晚风中的“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万里鲸波一苇航,坐移楚畹置吾傍。” - 注释:形容船行万里如在鲸鱼波涛上般艰难,但最终能到达目的地。"楚畹" 指的是楚国的土地或景色,这里比喻家乡。 - 译文:虽然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但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就像把家乡安置在我的身边。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旅程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深情。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旅途的不易以及回家的欣喜。 2. “叶侵海气三分瘦
注释: 紫轻半百远分贻,正值文园病渴时。 玉液果如孙楚赋,金柯未数上林奇。 断牙颇觉飞泉绕,老态惭非饤玉姿。 无限世间蒸食者,令人那解识檀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梨树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梨树的美丽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紫轻半百远分贻”,以紫色为主色调,描绘出梨树的淡雅之美。接着“正值文园病渴时”,借用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故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把诗句、译文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 “筑室依崖,春风送、一帘山色”:在山崖上筑起房屋,春风吹送一帘山色。“春风送”写出了春天的景色是美好的
雕檐绮户,倚晴空如画。曾是吴王旧台榭。自浣纱去后,落日平芜,行云断,几见花开花谢。 译文: 雕花的屋檐和华丽的门户,靠在晴空下如同画卷一般。那曾经是吴王的旧时台榭,如今已经不在了。自从西施浣洗衣物之后,落日平铺在平原上,行云断了,又看到了花儿的盛衰。 凄凉阑干外,一簇江山,多少图王共争霸。莫闲愁、金杯潋滟,对酒当歌,欢娱地、梦中兴亡休话。渐倚遍、西风晚潮生,明月里、鹭鹚背人飞下。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