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俊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徐渭的作品,全诗共有八首,这里只展示了其中两首的译文、注解和赏析。 译文: 如归齐忠臣,将顺等孝子。 可为国四维,可立人五纪。 盖师松柏坚,非同芍兰否。 立志不二夫,存心到一死。 大礼能维持,尽伦有谁比。 清操垂古今,贞名动遐迩。 典型仪闺门,德行耀乡里。 光如日月华,定若江流砥。 绰楔锡天章,芳流后世齿。 瞻仰登崇阶,式敬窃自喜。 尊翁具公心,不嫌为发起。 颓俗可转移
过圆山节孝祠 有友海外游,联踪历淡水。 挟予访圆山,同到公园鄙。 遥见庙巍峨,神社并角倚。 友乃咨询予,斯是何庙祀? 君为台阳人,应知其何氏。 予敬再拜陈,详明其原委。 名曰节孝祠,甲午年创始。 初建清代时,予父实董理。 予父三岁孤,祖母柏舟矢。 抚父已成人,念母真劳只。 欲报母深恩,树坊志未已。 官因百经营,无暇以及此。 又有杜与王,有母节如是。 连名请民捐,抚院奏奉旨。 褒节不敢迟
【译文】 秋风虽劲,却无法摧残菊花,傲骨的菊在残败中依然傲然挺立。明年我定会再穿上那金灿灿的铠甲,依然是一品大员,高居九五之尊。 【注释】 “战败”:这里指菊花在秋风中凋零,比喻自己遭遇挫折或失败。 “力不添”:形容秋风虽然劲风猛烈,却无法摧毁菊花。 “傲躯何计息奄奄”:意谓菊花即使遭受重创,也毫不畏惧,仍傲然挺立。 “明年再受黄金甲”:意谓自己明年定会重新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注释:杏花 春风得意忆京华,艳丽的景色让人想起京城的美好。 真正的尚书声望峻,披红戴紫等待宣麻的命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杏花盛开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尚书地位和声誉的赞美之情。"春风得意忆京华"一句,诗人通过描绘春风中的杏花,表达了对京城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艳说题名第一家"则暗示了诗人曾在京城中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真个尚书声望峻"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尚书的尊敬之情
有友海外游,联踪历淡水。 挟予访圆山,同到公园鄙。 遥见庙巍峨,神社并角倚。 友乃咨询予,斯是何庙祀。 君为台阳人,应知其何氏。 予敬再拜陈,详明其原委。 名曰节孝祠,甲午年创始。 初建清代时,予父实董理。 予父三岁孤,祖母柏舟矢。 抚父已成人,念母真劳只。 欲报母深恩,树坊志未已。 官因百经营,无暇以及此。 又有杜与王,有母节如是。 连名请民捐,抚院奏奉旨。 褒节不敢迟,许建东门里。
王人俊,名承烈,号采甫,以号行世。 清淡水艋舺(今台北市万华)人。 光绪十七年(1891)淡水县生员,游泮后拟赴秋试,适逢乙未割台之变,未成行。 于是绝意仕途,閒居寄情诗酒,并设塾授课。 明治四十二年(1909)春,与林湘沅、谢汝铨、洪以南诸贤,倡设台北「瀛社」,为该社中坚社员。 生平致力吟咏,直抒胸臆,诗风平易流畅,时以诙谐笔调,反映现实生活。 乡里父兄素重其品德,门生几达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