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
【注释】 悼亡:哀悼死去的妻子。 二十五首:古代诗歌中常以五言八句为一首,故称“五言绝句”。 不知心事与谁论:心事无人可倾诉。 环佩:女子的首饰。 月夜魂:指梦中回到月夜。 彩云无觅处:彩云在梦醒后已无处可寻。 娟娟霜月冷侵门:形容月夜之景清冷、凄美。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妻子的无限哀思和深切怀念。首句“不知心事与谁论”,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无人诉说心中的哀愁
注释: 1. 夫容肌骨绿云鬟,雨散云飞一饷间:丈夫(这里指的是亡妻)的容颜和体魄如绿云般的发髻一样美丽。雨水散开如同被风吹散的云雾,转眼之间就消散了。 2. 两处茫茫皆不见,柳花帘幕玉钩闲:两个地方都显得空空荡荡,好像连柳花和窗帘都消失了一般。玉钩(古代妇女梳妆时用的饰物)闲置在帘幕上,没有一点生气。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首句写妻子生前的美丽容貌和身材,次句写她死后的情景,第三句写两人分别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苍茫罗袖满尘埃,肯信愁肠日九回。 诗句中的“苍茫罗袖满尘埃”形容衣服上覆盖着灰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而“肯信愁肠日九回”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与思念,仿佛他的忧愁像日月般昼夜不停地旋转。 不见玉颜空死处,碧山明月照苍苔。 此句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缅怀,“不见玉颜空死处”意味着在那个曾经与他共度时光的地方,他再也见不到她的容颜
一寸相思一寸灰,红颜无奈落花催。 九原莫叹三光隔,可是英灵许再来。 注释: - 一寸相思:形容对某人的思念之情深厚。 - 一寸灰:形容思念之情如同灰尘一样微不足道。 - 红颜: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 - 无奈:表示无可奈何、无法改变的意思。 - 落花:指女子的美丽容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凋零。 - 三光:指日月星。 - 九原:古代指墓地所在的地方。 - 莫叹:不要叹息。 - 三光隔
倚阑愁立独徘徊,旅梦天涯相见回。 芳草又衰还不至,寸心争忍不成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倚阑愁立独徘徊”: - 关键词:《闺情代八首》;江源;明朝;百感中来不自由;伤春未已复悲秋;封题锦字凝新思;海色西风十二楼。 - 诗意解析:描述主人公独自在栏杆旁站立,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安,她的心情如同徘徊的行者。这种孤独和徘徊表达了她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赏析
诗句原文 闲居感兴六首·其一 兵书一箧老无功,独倚栏干怅望中。几处松筠烧后死,等闲桃李即春红。 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江源的《闲居感兴六首》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无奈。 - 诗句原文: - 兵书一箧老无功,独倚栏干怅望中。 - 译文: - 虽然收藏有兵书,但一生未立下什么功业,只能独自倚靠栏杆眺望远方,心中充满惆怅。 - 注释: - “兵书”
暮春时节,万物复苏却又不免带有一丝哀愁。正如诗人所言:“一片花飞减却春”,花瓣随风飘散,似乎也在为春天的离去而黯然神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一片花飞减却春: - 花飞:指花瓣随着春风飘落,如同花海中的一片片花瓣随风起舞。 - 减却春:表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被花瓣的飞舞所削弱,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2. 半随流水半随尘: - 随流水:部分花瓣随着水流漂走,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流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悼亡诗》系列中的第二首。以下是逐句释义: 物在人亡无见期,冷猿秋雁不胜悲。 - “物在人亡”意味着事物仍然存在,但人却已经不在了。这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 “冷猿秋雁”指的是自然界中孤独的动物,它们常常被用来象征失去亲人的人。 - “不胜悲”表达了对这些动物深深的同情和悲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未易衰。 - “天长地久”常用来比喻时间长久
注释:一生的离别之恨还有多余,白云愁色满苍梧。想要知道此恨何时才能消除,只见扶桑水枯涸。 赏析:这首诗是悼念亡妻而作。首句说妻子去世后,自己一直生活在悲痛之中,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第二句写妻子去世后,自己常常看到白云,但心中仍然充满了愁苦之情。第三句说,想要知道这种悲痛何时才能消除,就只能看扶桑水是否干涸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
注释:不仅仅是人间的夫妻,有多少美丽的女人变成了黄土。不知她们的灵魂和精神到哪里去了,眼睛所及之处令人心碎,又有谁能安慰我呢? 赏析:这是一首悼亡诗,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妻子的深深哀思和无尽的思念之情。首句“不独人间夫与妻”表明作者并不是在哀伤普通的夫妻离异,而是更加深切地怀念那位特殊的女子。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其不幸遭遇的痛心疾首。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