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
弋阳知县几经更换,询问循良谁最合适。 三十年来遗爱在,邑人香火拜先生。
``` 策马崇文送故人,眼前时事莫重陈。 南行且劝加餐饭,上苑年年自有春。 注释: - 策马崇文:骑马护送着高贵的人。 - 故人:老朋友。 - 眼前:眼前的,当前的。 - 时事:时局、形势。 - 重陈:再次陈述。 - 南行:向南行进。 - 且:暂且;并且。 - 劝:劝告,劝勉。 - 加餐饭:增加饮食,即好好吃饭。 赏析: 这首诗是江源为区世昌所写的第二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之际
【注释】 过沛:经过沛县。官舫(fǎng):指官船。重经:再次经过。旧沛丰:即沛县,汉高祖刘邦曾在这里起兵,建立汉朝。刘项:指刘邦与项羽。英雄:比喻杰出的人物。斩蛇:《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斩白蛇起义,故云。戏马:汉武帝时,霍去病曾于大宛国得到良马,因名其邑为马邑。今安在:如今在哪里?剩水残山:指秦、汉两朝留下的遗迹。感慨中:心中有所感触。 【赏析】 此诗是元好问途经徐州沛县时的感怀之作。
注释:我喜欢你家的好弟兄,就像荆花与棠棣那样情深意长。我们同床共枕、风雨同舟,夜以继日地交谈着,共同品味着春天的池塘边那生机勃勃的青草。 赏析:诗题中的“赠”字说明这是一首送别词,而题目中又明确指出是给文华的弟弟,所以这首诗是作者对弟弟即将远行表达不舍之情的作品。 首句“我爱君家好弟兄,荆花棠棣古人情”,表达了作者对弟弟深深的喜爱和不舍之情。这里用荆花和棠棣来比喻弟弟和作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去岁春风嗟落第,今年秋暮始还家。 等待您携才学重游之日,骑马长安看杏花。 江源的《送区世昌下第二首·其二》不仅表达了对区世昌的深深祝福和期盼,也展现了他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与殷切期待。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珍贵的一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注释:百卉千葩,指各种花卉。让此花,把这种花放在所有花卉之上。枝,这里指牡丹的一枝。浓艳,指色彩艳丽。受风斜,被风吹得倾斜。洛中,洛阳城中。尧夫,唐人,字不疑,以诗名世,与白居易、元稹友善,有《乐府古题》二十首,其中七绝五篇,皆咏妇人情事。老,指年老。风光,这里指洛阳的风光。属,属于。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好友冀文华的一首诗,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
【题解】 此诗作于诗人任夔州司户参军、兼管内水陆发运等事时期。诗人在江边乘船垂钓,以“题扇”自咏其志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与超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注释】 ①三尺:指三尺长的丝绳。 ②一叶舠(yú):指小船。 ③钓璜:《汉书·贾谊传》载:“天子召谊,赐之食……曰:‘子年少,通达时变,好学,材任君国,可以补吏。’乃除为长沙王太傅。”《史记·留侯世家》:“汉五年,已拔三秦矣
诗词原文 一曲娇歌抵万钱,银灯影里看婵娟。 山庄不是司空宅,留得韦郎一夜眠。 译文及注释 1. 译文: - 译文:一曲娇艳的歌足以换取无数金钱,在银灯的影子中欣赏美丽的月亮。 - 注释:娇艳的歌,形容歌声婉转动听。 - 译文:山庄并不等同于司空的宅邸,但我留下了韦郎一夜的安眠之地。 - 注释:韦郎是古代的一个风流才子,这里借指自己,韦郎一夜的安眠之地,暗示了与某人的深情厚谊。 2.
注释: 谒皇陵:拜谒皇陵,即拜谒皇帝的陵墓。 昌平:地名,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是古代皇家园林和墓地所在。 驻马重徘徊:停下马车来回徘徊,表示对皇陵的敬仰之情。 车书万里通夷夏:指国家统一,文化相通,使四方各族能相互了解。 剪草莱:剪除杂草,比喻铲除腐败势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皇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先皇的怀念之心。诗中“车书万里通夷夏”一句,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文化的传播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关键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内容、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横溥亭前遇故人,谩将歌舞送行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横溥亭前偶遇旧友,漫不经心地用歌舞送别行人。“横溥亭”是地名,位于浙江绍兴城西,是陆游的故乡,这里泛指家乡。“横”字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示诗人自己身处他乡,另一方面也暗示着与朋友分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