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以壮
栀子花 碧阑人倚欲忘愁,露重三更旖旎流。 说与街头卖花者,不须长结素馨毬。 注释: 栀子花:栀子花的别称是“木丹”,因为其花朵洁白如玉,所以又名“玉粉”。栀子花的花期一般在夏季,香气清幽淡雅,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花卉。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栀子花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碧阑人倚欲忘愁:碧阑(绿色栏杆)指的是翠绿的栏杆,这里指代的是庭院。倚(依靠)指的是靠在栏杆上
注释:听到秋天的夜晚里传来的凄厉之音,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这首曲子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伤心事,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痛苦的回忆中。不要因为杨柳随风飘散而感到伤心,我仍然在六宫里为你哀悼。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秋夜闻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爱情的哀伤,以及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诗的前两句写景,通过“片心先与曲相通”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思念。而后两句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
无雨泠泠水一围,白云凝立不知飞。 注释:秋夜中,没有下雨,清凉的水围绕着整个庭院。白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不知道在天空中飞翔。 银筝昨夜红牙拍,输却多情婉转微。 注释:昨天晚上我弹起了银筝,用红牙弹奏着乐曲。但我最终还是输给了那位多情的女子,她婉转的声音让我心醉神迷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栀子花的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残雾泠泠过短垣,晓风吹不散香温":描述了早晨的雾气轻轻飘过矮墙,随着晨风的吹拂,栀子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感到温暖。 - "分明昨夜天孙女,剪落春绫带粉痕":这里用了一个比喻,称栀子花如同天上的仙女一般美丽,而她的花瓣就像是被剪下来的春绫,上面留下了粉色的痕迹。 译文: 残夜的薄雾轻轻掠过矮墙,晨风拂过带来栀子花的淡淡香气
秋夜闻笛 似隔重云白鹭汀,何人深处独泠泠。 一声幽咽黄昏后,飞落微霜着纸屏。 注释: 似隔重云:如同隔着层层云雾。 白鹭汀(tīng):指水边白色的长滩。 何人深处:谁在深处。 泠泠(líng líng):象声词,形容流水声音。 幽咽:声音低沉而缓慢。 黄昏后:傍晚时分。 飞落微霜: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 著(zhuó)纸屏:落在屏风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松花 - 半与涛声散翠微: 松花在风中飘散,仿佛随着波浪的节奏消散在微风和轻云之间,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意境。 - 幽香含露亦知希: 松花虽小,但香气浓郁,如同被露水滋润一般珍贵,难以捉摸其存在的痕迹。 - 谁人独立柴门外: 描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柴门之外,独自欣赏这松花之美。 - 远意萧萧对夕晖: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远方,而那身影与落日相伴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诗中关键字词,如“索海阳王明府”“一交吟”等,理解诗人的心境。 首联:端午节过后把群吏都放回家了,他们醉酒欢歌,我与王明府一起吟诵诗歌。译文:端午节过后把群吏都放回家了,他们醉酒欢歌,我与王明府一起吟诵诗歌。注释: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索海阳王明府,索海阳是地名,王明府是人名;一交吟,指一起吟诵诗作。 颔联:没有忧愁的事,不去悼念罗江水
注释:栀子花,轻轻的将美丽的姿色附着在翠绿的玉簪上,微月下更显得娇美可怜。为何要和闲人一起默然相对,真是让人感到奇怪。 赏析:栀子花,一种香气馥郁、色彩艳丽的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栀子花的美丽与娇艳展现得淋漓尽致。“漫把琼姿傍翠钿”,这句诗描绘了栀子花美丽而娇艳的姿态,将其比喻为翡翠制成的玉簪,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着于微月更堪怜”
诗词原文 诗词慷慨复唏嘘,数战非关一计疏。 谁道忠魂今已散,须眉还在几行书。 译文注释 诗句翻译: 诗词慷慨又叹息,多次交战无关计策疏漏。 谁说忠魂如今已散去,胡须眉毛仍在几卷书信中。 关键词解释: 1. 诗词慷慨复唏嘘:诗词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同时伴有叹息声。 2. 数战非关一计疏:在多次的战斗中,并非因为某一次计划的失误导致的失败。 3. 忠魂:忠诚之魂。 4. 须眉
【注】废藩马房:指唐代宗时期,吐蕃攻陷长安后,唐朝皇帝被迫西逃至陕州。唐肃宗即位后,改陕州为兴元,建兴庆宫,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在陕州设置行宫,作为临时的都城。废藩马房,即指兴庆宫。 水落烟消一厩园,数株残柳似孤村。 译文:水落之后,烟雾散尽,只见一匹马房的园林。几棵残柳像一座孤村。 注释:废藩马房,指唐代宗时期,吐蕃攻陷长安后,唐朝皇帝被迫西逃至陕州。唐肃宗即位后,改陕州为兴元,建兴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