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注释】: 姑苏:苏州。竹枝词: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民歌,多以七言四句为一首,用七绝形式写成小诗,描写爱情生活。其六:指《姑苏竹枝词》的第六首。 空传崖蜜滑如饴,意思是说,传说中洞庭湖的崖蜜非常甜美。 浪说宫中进荔枝,意思是说,传说中皇帝曾进献荔枝给妃子吃。 光福杨梅洞庭橘,意思是说,光福的杨梅和洞庭的橘子都是美味的食物。 吴王当日饷西施,意思是说,当年吴王为了讨好美女西施而进贡这些美味的食物。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 序号 | 诗句 | 注释 |
【注释】姑苏:苏州的别称;竹枝词:古代民间的一种民歌,内容多反映人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元墓:指元帝陵墓所在地。支硎:地名,在苏州吴中区东北。 【赏析】此诗描绘了姑苏一带秀美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第一句“天平翠色列如屏”写的是天平山苍翠欲滴的景象,如同屏风一般排列开来,宛如绿色的海洋。
【注释】 岭南竹枝词: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竹枝词》是一首民歌体的乐府诗,内容大多描写爱情。竹枝词是一种民歌体诗歌,以七言绝句为主,内容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风格明快活泼,语言浅显通俗,富有生活气息。 半年水宿半山居:指作者在江边居住了半年,又在山上居住了半年。 冬采香根夏采珠:冬天采集香草的根,夏天采集珍珠。 珠好须从蚌中觅,香烧还仗博山炉:珍珠好需要从蚌壳里去挖掘,香料燃烧需要用博山炉。
【注释】 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即现在的广西、广东一带。竹枝词: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民歌体裁,内容大多描写爱情生活。其诗体形式与唐人绝句相似,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押韵,有平仄之分。本题中“五”应为“三”,原诗共有八句,故本诗共八句。蕉子:芭蕉的果实。鲜甜:美味可口。纰缦(pú màn):形容蕉衣破败的样子。 【赏析】 林中的芭蕉树,本是茂盛的绿阴,但诗人却劝人们不要种它
【注释】: ①岭南:指四川、云南一带,这里泛指南方地区。竹枝词是民歌体的一种形式,多用七言诗的体裁,句数不等,内容多写男女恋情、社会生活等。②蒟(jǔ)叶:植物名,即蒟酱,味辣,有香气。③阑干:栏杆。④砑光(yà gōng)盒子:打磨光滑的盒子。⑤槟榔:一种热带水果,味辛,可食用。⑥何须:何必。⑦贳(shì):买。⑧槟榔醉:以槟榔代酒,使人醉。⑨人:指客。⑩醉杀人:形容槟榔的厉害,吃后能让人醉倒
【注释】: 木棉花:指木棉树的花朵,又名红棉花。 鹧鸪啼:鹧鸪鸟叫声。 牵郎衣:拉起郎君的衣服。郎君,对男子的美称。 欲行未行不忍别:想走又舍不得离开,不忍分别。 落红:落花。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送别爱人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地描绘景物和情感,将离别时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句“木棉花上鹧鸪啼”,以木棉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木棉花”象征着爱情
姑苏竹枝词 其八 注释: - 姑苏:指苏州。苏州古称吴门,所以又常称为吴门。 - 竹枝词:一种民歌形式,以竹枝为曲调,多描写男女情爱之事。 - 其八:这是其中的第八首。 译文: 苏州的桥和巷子至今依然存在, 四合院中的红尘在午后渐渐昏暗。 你试着听听吴侬软语,不要惊讶, 这些声音其实一直从阊门发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苏州古巷和繁华市井生活的回忆与赞美。诗中描绘了苏州古城的风貌
注释: 月明星稀,歌女摸鱼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风平浪静,蛮族少年张开嘴模仿鱼叫的声音。 鬼子驿中乘着传车经过,蜑人江上划着船玩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方少数民族生活情景的竹枝词。诗中的“岭南竹枝词”指的是《湘灵鼓瑟》和《采莲曲》。这首诗是第十篇。诗人通过描绘南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第一句“月明歌女摸鱼声”,描绘了月光下
注释 妾家:我的妻子的家。 溪口小回塘:指妻子的娘家在溪口的小回塘。 茆屋:用茅草盖的房屋。蛎粉墙:用牡蛎壳涂成的灰泥墙面。 记取榕阴最深处,闲时来过吃槟榔:记住那榕树下最幽深的地方,空闲的时候过来享受槟榔之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对家乡思念的诗,表达了她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