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旦
【译文】 山中人朝出打猎,捕到一只貉子,用它换来一竹筐米,十天吃着乐呵。那貉子可怜又可爱,换来的竹筐里盛满了貉子。百只貉子可以做成皮袍,这貉子到底有几件呢?用素丝细制做貉袍,光亮如蒙戎(一种战旗)。堆在床上照耀如锦绣红。王孙穿着骑着大马,霜飞雪下无寒风。时世变化人事易迁,不称心意金毳被纵横。朱门错刀如流泉,想起山人始得年。 【注释】 1. 貉:野兽的一种,形似狗而毛色较浅。 2. 换:交换。 3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籍,题目是《金虎行》。 金虎行 紞如城楼夜打鼓,素月将中近金虎。 早起黤黮岚结阴,塕然风吹鹳上林。 蒙雨迟回久不下,欲断欲续飘古瓦。 桑苎摧折唤不醒,滴沥何能遍中野。 群灵参差如连鸡,炎官气盛犹𧮳閜。 三月雷火久闭藏,天威未远还须假。 群儿同声叫号屏,须臾细注檐头泻。 我怀岁功惜已晚,泽其枯矣寡萌虇。 译文 城楼上夜晚敲鼓的声音如同金虎,月光明亮照亮了近旁的金虎
``` 王又旦的《怀顾黄公》诗: ``` 不畏穷愁只著书,幽栖风物近何如? 断云疏雨吴王岘,竹瓦临江十尺庐。 ``` 译文注释: - 不畏穷愁只著书:表达了诗人面对贫穷和忧愁时,依然坚定地追求学问的决心。 - 幽栖风物近何如:通过“幽栖”和“风物”,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和心境。 - 断云疏雨吴王岘:用“断云”和“疏雨”形容景色,同时“吴王岘”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历史地点
【注释】 玉井:即玉泉。 须臾荡虚谷:顷刻间云气便将空谷淹没。 爽籁:清幽的风声。 桂旗连宝羽,飘飘低以属:桂花的旗帜上缀着宝珠,随风飘扬,飘向低处。 一气自回复:万物随着自然的规律而恢复生机。 徒侣:同伴。 欹斜:倾斜。 道经:《老子》一书。 【赏析】 《越中四咏·大风雨归西峰宿范湘滨》是唐代诗人李嘉祐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壮美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越嶂探玉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题为《下山》。下面是逐句解释: 1. 下山寻旧径,沈沈临大壑。 - “下山”意味着离开高处向山下行进。 - “寻旧径”表明作者在寻找曾经走过的道路,可能是为了探访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回忆过去的经历。 - “沈沈临大壑”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深邃、幽静的感觉。 2. 乱石忽改观,烟景纷相错。 - “乱石”指山间的巨石,形状各异。 -
盐官杂兴 清晨走出城南,城南栈道多莓苔。古人负高调,在此延望但见野木风号鸟毰毸。 成连何处寻你师,如何至今不知回?云烟莽阔白日冻,阴风常起伯牙台。 千年尚有凭吊客,山径时时骑马来。 注释: 1. 盐官:指盐官县,今属浙江。 2. 晨出步城南:清晨走出城门。 3. 栈栈:形容道路两旁的草木生长得茂盛。 4. 莓苔:一种长在石头上的草,颜色深绿,叶子呈卵圆形,有细毛。 5. 负:背负。 6. 高调
焦山 羖䍽逐牂羊,相倾无朝夕。 旌旆明江涯,楼船何络绎。 高士卧空山,闭门但自适。 至今三诏岩,古木森千尺。 斥堠尚在眼,客子苦行役。 常怀岁时迁,念此饥寒迫。 赪颜再稽首,不敢乞白石。 译文: 在焦山上,一群山羊追逐着牂羊,它们相互追逐,不分昼夜。江边飘扬着军旗,楼船络绎不绝。一位高士隐居在空山上,他闭门不出,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至今三处诏岩,古树参天,高达千尺。虽然斥堠依然存在
焦山 乘春历江皋,访古浮玉山。 江风正荡潏,短棹欲进难。 千里滞水国,岂不增忧患。 隔岸见石屏,忽使怀抱宽。 曲径渐分明,丛篁亦檀栾。 幽事供怡悦,指点轻狂澜。 胜游难再得,我役何时闲。 译文: 乘着春天的和煦,沿着江岸边游览,去探访那传说中的浮玉山。 江上的风正强劲,想要划船前行却感到困难重重。 在千里长的水国之中,怎能不增添忧虑和烦恼? 隔着江岸看到那石头屏风,忽然让我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杂兴 筚门槐荫清,野垄青苕柔。 荷锄守旧辙,贫家无外求。 孤云归空山,山前涧水流。 平心惬微愿,选念亦自由。 注释: - 筚门:简陋的门户。 - 槐荫清:指槐树树阴清新凉爽。 - 野垄青苕柔:指田野里的垄埂上青草柔软。 - 荷锄:扛着锄头。 - 守旧辙:遵循老路。 - 贫家:贫穷的家庭。 - 孤云:孤高的云彩。 - 空山:空旷的山。 - 平心:保持内心的平静。 - 惬:满足。 - 微愿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依据全诗的内容来理解。“玉果犀钱”是说陪客饮酒的器皿;“投老”是说岁月已逝、年事已高;“青箱字”“白练裙”都是借指自己的诗文作品;“三月扶筇登殿阁”,写诗人在春天扶杖游览睢上的情景;“垂柳下河汾”,写诗人在河边垂钓时的景象;“灵祠飒飒如风马”,是说祭祀神灵的场景。 【答案】 诗句: 玉果犀钱伴客醺,此生投老恨空闻。 对人敢说青箱字,隔水徒湔白练裙。 三月扶筇登殿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