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
【注释】郊园:即作者的草堂。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全诗以“何日还邻汝,西郊旧草堂”结尾,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田园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桃李三年盛,湖山一卧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桃花和李花已经盛开了三年,而我在湖边的山间已经静静地度过了许多日子。这里的“一卧长”是指诗人在湖边山间的隐居生活。 种蔬逢好雨,送客在残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正在种菜
小苑 小苑连山起,平栏入水浮。 注释:小苑与远处的群山相连,如同从山中升起;平缓的栏杆伸入水中,仿佛漂浮在水面上。 译文:小苑与远方相连,如山中升起;栏杆平缓伸入水中,仿佛漂浮。 赏析:此句描绘了小苑与远山相连的景象,通过“连山”、“浮”等词语,表现出小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小苑的静谧之美。 小径 花低时触帽,藤蔓好维舟。 注释:花儿低垂时轻拂帽子,藤蔓缠绕着船桨。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 诗句: 1. 湖近来幽访,城高上夕阳。 2. 鸟声春到杂,人影暮归长。 3. 欲过新营墅,先停古道场。 译文: 1. 湖边近来变得僻静,去探访时,太阳已落山。 2. 鸟儿的叫声春天里混杂着,人们的影子在傍晚时分显得更长。 3. 想要穿过新的庭院别墅,却先停下脚步停在古老的道观前。 注释: 1. 湖边近来变得僻静 - 指湖泊周围环境变得宁静,不常有人来往。 2. 去探访时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莫谓将离远,相牵泪满衣。” - 注释:不要以为即将离别,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裳。 - 译文:不要以为我即将离开,因为我的泪水已经湿透了衣服。 第二句:“时违遗世晚,贫久住家稀。” - 注释:时光流逝,我已远离尘世,生活变得艰难,家中的亲人也渐渐稀少。 - 译文:随着岁月的变迁,我已经远离尘世,生活变得艰难,家中的亲人也渐渐稀少。 第三句:“试看庭前草,年年上掩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重点词句含义和诗歌的背景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通读理解,避免以偏概全。此题中第一问要求“赏析”第二问是要求考生概括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歌的思想情感、体现的作者思想观点和诗歌的美丑得失,领悟诗歌的构思、表达技巧、语言和结构之美等,然后逐项加以判断。本题要求学生赏析“飞雨急”、“落星寒”两句。飞雨急:飞溅的春雨如急箭般地射向江面;落星寒
【注释】 古寺:指寺庙。依山胜,因山而建,风景优美。 名园:美丽的园林。接:连接。水遥:水边远。 野桥:乡村小桥。穿树杪:穿过树上。杪,梢。 村女:农村姑娘。弄桑条:用桑叶搓绳子。 风定:风停息了。丝难堕:风停了,桑叶上的线也难以脱落。 江空:江水空荡荡的。日愈摇:太阳越来越晃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的小诗。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首句“古寺依山胜”,点明是写景
七夕盼织女 其二 隔岁投银渚,终宵望彩云。 平桥乌鹊散,故国女牛分。 何日乘槎去,天边一问君。 注释: 七夕盼织女 其二:七夕节时希望织女星能出现,这是古代女子盼望与心上人相会的一种表达方式。 隔岁投银渚:隔年,指一年之后;投银渚,即向银河中投掷银质的物体。 终宵望彩云:整夜仰望天空中的彩云。 平桥乌鹊散:平静的桥上,喜鹊们飞散开来。 故国女牛分:在故乡,牛是耕作的重要动物
这首诗是王维的《游石壁精舍》一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峭石横江口:峭石指的是陡峭的石头,这里形容石头的形态非常险峻。“江口”指的是江边的位置,即大江入海或者进入内陆的地方。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这些陡峭的岩石横亘在江口,显得十分险峻。 2. 临崖置草亭:临崖指的是靠近山崖,置是指在某处安置。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大江的边上,人们为了观赏风景或休息,在悬崖上搭建了一座小亭子。 3. 大江来泛泛
注释: 天上的七夕相会的日子很少,人间别离的哀怨却很多。我身如飘泊他乡的游子,今夜偏偏来到河边。织女没有许下穿金线,谁又能停歇玉梭织布。 赏析: “天上佳期少,人间别恨多。”这句话是诗人在表达对牛郎织女的深深同情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一身长作客,此夕枉临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