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游石笋 偶成石笋游,山色浸云表。 两轮天地阔,一览江湖小。 渴饮金沙泉,饥餐翠松苗。 邺公何许人,遥想好风标。 译文: 偶然间我成了石笋,山的颜色浸染云层之上。 天空广阔如双轮之天,一眼望去只见江湖如此渺小。 口渴时我要喝金沙泉,饥饿时就吃翠松嫩芽。 他是谁?他是邺公,远想他的风度翩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中游玩的情景。首句“偶成石笋游”,诗人突然变成了一座石笋
诗句解析: 1. 金台中秋 - 这是诗题,指的是在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金台"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或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地方。 2. 桂子吹香清不眠 - "桂子"通常在中国文化中与秋天、月亮和团圆等元素联系在一起。这句话意味着桂花的香气让人无法入睡,暗示着中秋的夜晚美丽而令人陶醉。 3. 相逢还在翠屏边 - “相逢”可能指的是作者与某个人在某个特殊的地方相遇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娥江渡口情景的诗歌。下面逐句解析: 1. “前回渡娥江,夜半呼舟行”:“前回”表示之前曾经渡过娥江。“夜半”指夜晚,因为晚上才有机会进行渡河活动。“呼舟行”是指招呼船只开始渡河。 - 注释:在夜晚时分,诗人决定再次渡过娥江。 2. “今回渡娥江,风迎晚潮平”:与前一次不同,这次是在白天,天气较为晴朗,没有夜晚的阻碍。“风迎”描述了微风的情况
郊外 县市已萧疏,何况在西郊。 浮云不成山,浊雨平浅坳。 纷纷占生殖,盖头一把茅。 钓鱼寻竹枝,明火采松梢。 翻成水墨画,极意竟难描。 移时反官舍,游僧初解包。 潜思目所寓,肯把声名抛。 试问耳聋许,终胜掉头巢。 译文: 郊外的县市已经萧条,更何况是在西边的郊外? 浮云不能形成山峦,浑浊的雨水淹没了浅浅的山坳。 纷纷扰扰地占据着繁殖的机会,人们盖着头一把茅草。 钓鱼寻找竹子
千秋观拜贺知章像 天清云卷幔,风定水开奁。 既知鉴湖阔,所取胡乃廉。 一曲期自足,千年名字馥。 我来拜遗像,端可激颓俗。 注释: 1. 千秋观: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古建筑,是纪念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场所。 2. 天清云卷幔:形容天气晴朗,天空如洗;云彩被风吹散,如同拉开帘幕般轻盈。 3. 风定水开奁:形容风停水静,水面平静如镜,仿佛打开的奁盒。 4. 既知鉴湖阔:指已经知道了鉴湖的宽广
以下是对古诗《秋后积雨起水曾舜卿朱秀文有诗用韵作俳谐体田家苦三叠(其二)》的逐句释义、译文及注释: - 原文: 戽水乾忙衣袂凉,旋炊湿稻当家常。 连年成熟今年水,谁信微阴能夺阳。 - 译文: 在农田里忙碌着戽水,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连续多年的丰收使得今年的雨水增多,人们不敢相信阴云能够夺取阳光。 - 注释: - 戽水:指用戽斗从水中汲水,常用于农业灌溉。 - 乾忙:形容非常忙碌。
积雨后农人戽水,晓夕车声不已 万顷早禾迎秀色,一天畏日耀炎光。 满仓陈腐将何用,细听车声恨最长。 注释: 1. 积雨后农人戽水:指农民在雨后的田地里劳作,用人力或水车排水。 2. 晓夕车声不已:形容车声持续不断,仿佛没有停止过。 3. 万顷早禾迎秀色:指大片的农田里,早稻迎来了它们最美丽的季节。 4. 一天畏日耀炎光:害怕太阳的光芒太过强烈。 5. 满仓陈腐将何用:意味着那些已经腐烂的粮食
注释: 奔牛梅花开得最晚,因为我读了墨本坡翁和杨公济的《梅花诗》而信手作了四首绝句。 我平生只是因为花开得早,被狂风一夜吹落了。 花枝被封闭起来,春天的气息在枝上热闹地闹腾着,转眼间,已经看到青涩的果实挂满枝条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阅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的《梅花诗》后,即兴创作的四首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梅花开放、凋谢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梅花坚韧不屈品质的赞美。 第一句“奔牛梅花开最晚”
积谷山前数种梅,常年携杖走千回。 而今寂寞金台下,独对停云把酒杯。 【注】积谷山: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山上有梅林。 译文:积谷山上的梅花开得最晚,因为读了墨本坡翁和杨公济的《梅花》诗,所以信笔写四首绝句。其中第四首: 在积谷山前有几棵梅花树,我每年都拿着拐杖走到它们身边千百次。 如今在积谷山金殿的下面感到寂寞,只能独自对着白云举起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陆游晚年所作,他一生酷爱梅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并据此赏析诗句。“鉴湖别岛二绝其一”是第一句,点明写作地点和对象;第二句写当年诗人乞求得到鉴湖,君王没有答应。第三句写清白的名声照耀着人们的面容。第四句希望丹青手把这一形象画出来。此联写诗人乞得鉴湖后,为保持自己不污的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