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注释】 尧峰泉老:作者的朋友。 偃盖松:偃盖,倒挂的松树;偃盖松,即倒垂的松树冠。 幽庭:幽深的小庭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拜访朋友时作的。诗人对友人的住所十分赞赏。诗中以寒松门底、招引嘉宾眼倍青、张盖、迎送少、下幽庭等形象,描绘出主人热情好客、待人谦恭的特点
【注释】 省缘:佛教禅宗用语。“省”,意为觉察,觉悟。“缘”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因缘和合。即对一切事物和现象要有觉察力、觉悟力。“省缘”,就是觉悟,觉察事物的因缘和合。学道要觉悟因缘和合的道理,要能觉察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因缘和合之理。先须如此,然后才能悟道。他人长短莫喧传:别人长处短处不要张扬。祸门不闭终无益,参取维摩老子禅;祸门不关也无济于事,还是去参取维摩诘和老子所讲的禅吧! 《维摩诘经》
注释: 和尧峰泉老《和尧峰泉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在尧峰泉边赏月饮酒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碧玉沼:《庄子·逍遥游》中曾提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苏轼以此意作此诗,以自况其貌陋拙,但心性宽厚。 深静含秋一鉴宽,清甘聊酌齿牙寒。 译文: 泉水清澈见底,深秋时节更显幽雅宁静,仿佛一面镜子般宽广。品尝一口泉水,清甜可口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一 汝为神道合威灵,酒肉如何顺世情。 小鬼判官都出院,禅门法令要分明。 注释: 汝为神道:你作为神灵的使者。合威灵:符合神灵的意志。酒肉如何:用酒肉来讨好。顺世情:迎合世俗。小鬼判官:阎罗王手下的小鬼和判官。都出院:都离开院里。禅门:禅宗的门户,这里指寺院。法令:僧规。要分明:一定要明确、清楚。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僧侣的不满情绪。他认为僧侣们只是一味地饮酒吃肉
【注释】 痴:愚笨、糊涂。学道先须不要痴,痴心未了转狐疑。迷云头上黑如墨,白日茫茫几个知。 【赏析】 是作者自述学习道教时的心路历程。诗人在学道之初,由于自己“痴心未了”,所以常常陷入一种狐疑状态之中。当他抬头看到天空的云层之上一片漆黑,犹如墨一样,这时他感到白日里的阳光是多么的茫然无际。这两句诗中用“痴”和“黑”这两个关键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同时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注释: 这句诗的意思是:村里的歌声响起来,舞动的人影翩翩起舞,大家恭敬地拜见宗祠。但是,那股臭秽的气息和腥膻的味道却让人讨厌。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乡村的祭祀活动,虽然村民们虔诚地向神明祈求保护,但是那种令人不适的气味仍然困扰着他们。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译文: 村歌声起舞影飞, 祠堂香炉晨昏烧。 臭秽腥膻污道场, 虔诚求神护乡野
注释:我送走土地神出寺院,其三。如果我用酒肉玷污佛寺,佛祖会因罪孽深重而惩罚我,因果分明,我的罪过将无法挽回,人情也会变得不顺。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用讽刺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以酒肉供奉佛寺,否则会受到佛祖的惩罚,并影响人间的人情世故
【注释】: 退步:比喻做事不进取,不求进步。 万事无如退步眠:万事都不如退下来休息的好。 放教:放任。 痴钝:愚钝、呆滞、迟钝之意。 安然:平安自在。 漆:指漆树的汁液,可以制漆,也可以入药。 膏:油脂类物质,可以制成蜡烛,也可以入药。 【赏析】: 这首诗以“退步”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看法。他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候需要停下脚步来休息和调整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注释: 学习道法首先要省去私欲杂念,但世间的名利如同暗地里操纵的傀儡一样,难以摆脱。即使用尽手段,最终也不过是成为三涂中的鬼火所煎熬的囚徒。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人在诗中以“学道先须要省缘”为引子,指出了人生修行的重要原则——要减少私欲杂念。接着,诗人以“浮生傀儡暗抽牵”比喻世人的生活就像木偶戏中的傀儡一样,被幕后操纵着,无法自主。然后
注释: - 贪:贪婪,欲望。 - 道先须不要贪:修行道家的人首先不应该贪心。 - 贪心障道使人凡:贪婪的心障碍了修道之路,使人变得普通平庸。 - 祖师一味无求法:祖师总是不求任何方法、技艺。 - 流落人间谁肯参:被贬逐到人间,有谁会愿意去参悟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修行道家之人的修行态度和行为,表达了对贪婪的厌恶和批评。诗中的“贪”字,既指物质上的贪欲,也指精神上的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