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注释】 ①退步:指佛教的“六度万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等六个方面。②个中生死: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生灭现象,都是因果循环,无始以来早已注定,故称为“因缘”。③兜兜怛怛(duò duò dá dá):形容心情烦乱不安的样子。④兀兀痴痴:形容心神恍惚、迷糊的样子。⑤自安:指自我安抚,自我安慰。⑥六道轮回:指佛教所说的六道众生,即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人、阿修罗和畜生六类众生
注释: - 贪:贪婪,欲望。 - 道先须不要贪:修行道家的人首先不应该贪心。 - 贪心障道使人凡:贪婪的心障碍了修道之路,使人变得普通平庸。 - 祖师一味无求法:祖师总是不求任何方法、技艺。 - 流落人间谁肯参:被贬逐到人间,有谁会愿意去参悟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修行道家之人的修行态度和行为,表达了对贪婪的厌恶和批评。诗中的“贪”字,既指物质上的贪欲,也指精神上的贪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对诗中某词作赏析等”,然后浏览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解释该词的语句,最后再结合注释与题目进行具体分析。本题中,“退步”是关键词,要理解其意思,再根据全诗的内容来理解其他词语的意思,最后结合注释与题目进行分析。 “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意思是
【注释】 学道:学习道教。缘,缘分。省缘,减少世俗的烦恼。一法,一种方法。安然,平安、安宁。有来有往:指一切有起有落。违顺:违背正道。无往无来:指没有来往。无过愆:没有过失。 【赏析】 此诗为道教《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之“省缘”部分。作者认为,要修道成仙,必须首先懂得减除世俗的烦恼,以保持内心的清净。他提倡“有来有往”与“无往无来”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认为“有来有往”的人会经历人生的起浮沉浮
【译文】 学道首先必须懂得克制,不要让世俗情感所牵扰。 被世俗情感牵拉纠缠没有尽头,直到死亡进入阎罗殿。 【注释】 省缘: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莫教到被世情牵:不要被世俗情感所牵扰。 牵来牵去无休日:被世俗情感牵拉纠缠没有尽头。 直至阎罗老子前:直至死亡进入阎罗殿。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人们修炼道法的诗。诗中“省缘”二字是关键,意在告诫人们要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注释:学道先须要省缘,莫教到被世情牵。 二时但得钵盂湿,囊底何妨无一钱。 译文:学习道理首先要懂得节制欲望,不要被世间的诱惑所迷惑。 只要在修行中能够保持清净的心,就算囊内空空如也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修行者要懂得克制欲望,不要被世俗所干扰,只有内心清净,才能真正地修行。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必过于执着于物质财富,因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
【注释】 省缘:减少杂念,清心寡欲。 学道:修道。 先须要省缘:首先要减少杂念。 随时:随时随地。 莫忧煎:不要忧愁烦闷。 无求坐卧常安乐:没有欲望,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常感舒适愉快。 有意身心不坦然:有了追求就会心绪不安。 【赏析】 这是一首劝世的诗,作者告诫人们要少杂念。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欲念,但人应有所追求,否则,就会像有求于人一样,时时处处都感到不自在。所以,作者提倡要少一些欲望
世事如棋局,退一步为高招。此诗句出自宋代释怀深的《退步 其五》。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和翻译: - 万事无如退步休:意味着无论世间如何纷争,唯有退让才是最佳选择。这里的“退步”不仅是身体上的后退,也是心灵上的放下,是一种对纷扰世界超然物外的态度。 - 本来无证亦无修:指出了一切外在的功名利禄都是虚无缥缈的,真正的修养不在于追求这些表面的荣耀。这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智慧,鼓励人们回归内心的平静与纯粹。
退步 其八 万事无如退步居,青山僻处结茅庐。 听他人笑生涯拙,自喜闲身得自如。 注释:没有什么能比退隐的生活更合适了。就在青山的幽静之处建一所茅屋。 听到别人在讥讽自己一生无所作为,却还沾沾自喜自己能够自由自在。 赏析:《退步》其八,作者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己生活选择的自信。诗中“万事无如退步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退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认为退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活方式
【注释】 退步:指官场的应酬。其六:指《退步》诗的第六首。万事无如退步休,“退”是谦辞,表示谦虚。华言巧语诳时流,“华言”是华丽的言辞,“巧语”是巧妙的话。诳:欺骗。流:指当时的风气、习俗。世间种种皆儿戏,“种种”是种种现象。都不过是儿戏一般。何必区区弄笔头,“弄”是玩弄,“笔头”指文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官场上那些华而不实的应酬之作的讽刺。诗人认为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虚幻的,不必去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