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荣
潘伯寅侍郎滂喜斋拓先秦彝器歌 司农堂前百宝罗,乙爵辛卣相击摩。周季保彝季悆鼎,郘钟鲁䵼■王盉。 注释:司农堂前陈列着各种宝贝,乙爵和辛卣相互碰撞发出声响。周代的保藏品中,有季氏制作的玉鼎,郘钟和鲁国的䵼■王盉等。 更有召中生姒鬲,世间此物存岂多。鲰生登堂拓百本,青毡翠墨亲摩挲。 注释:还有出自召公家族的姒鬲,世间这样的宝物并不多。我爬上台阶去拓印一百个字,用青色的毡子和绿色的墨水亲手摩挲着它们。
这首诗是明朝戚继光的《谢徐明府桂宝》。诗中描述了戚继光在蓟镇(今北京北部一带)时,得到了一把由登州戚氏岳家军铸造的刀,这把刀上刻有万历十年(1582年)的文字,象征着他的军事生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徐明府赠刀的感激之情和对过去军事生涯的回忆。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 昔日曾经雕刻《南塘集》一书,今天却意外地得到了戚家刀。 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潘伯寅侍郎滂喜斋拓先秦彝器歌 作钟八肆{宀县}四堵,革亦曰{金嚻戈}鼓则鼍。传闻此钟出岸曲,当随沂泗入黄河。 司农读书天禄阁,古文奇字共切磋。从兹蒐采富藏弆,大收仓籀穷羲娥。 愧余装治止墨本,箧笥渗漯生青螺。是日拓者人尽酒,吴孙二胡颜已酡。 注释: 1. 作钟八肆{宀县}四堵:制作钟时,有八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2. 革亦曰{金嚻戈}鼓则鼍:皮革也是制作兵器的材料之一,鼓则是战争中常用的乐器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上镌万历十年字,是时公居蓟镇地。登州戚氏岳家军,铸刀初成姓为记。 忆昔浙闽与三边,公所到处皆凌烟。虏酒朔风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 几经流传济南驿,徐侯得之若拱壁。银函未改明时装,鸊鹈血染苔花碧。 我今持节过莱阳,下马直上徐侯堂。徐侯宝刀举相赠,知余团练兼御防。 千金挂树生不疑,楚弓楚得千古奇。即今防边无二义,关东诸将何离披。
司农堂前百宝罗,乙爵辛卣相击摩。周季保彝季悆鼎,郘钟鲁䵼■王盉。 更有召中生姒鬲,世间此物存岂多。鲰生登堂拓百本,青毡翠墨亲摩挲。 考文释器徵所出,长安易水太山阿。卣曰父辛爵曰乙,先后亳社追猗那。 爵上土花没瑶饰,一文当柱形如禾。中流及缘作亚字,朝饯馈献应同科。 乙辛柔日皆内事,古义简所无枝柯。更有一器特精好,是名曰盉读如和。 从禾得声非后起,我于音学无偏颇。世人争诟歌麻部,尽随娑媻改娑婆。
清山东福山人,字濂生,又字正孺。 光绪六年进士。 授编修。 泛涉书史,尚经世之务,嗜金石,因见药店所售“龙骨”上的刻纹,发现甲骨文,为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 三为国子监祭酒。 庚子八国联军入京时,投井死。 谥文敏。 生卒年
清山东福山人,字濂生,又字正孺。 光绪六年进士。 授编修。 泛涉书史,尚经世之务,嗜金石,因见药店所售“龙骨”上的刻纹,发现甲骨文,为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 三为国子监祭酒。 庚子八国联军入京时,投井死。 谥文敏。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