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上镌万历十年字,是时公居蓟镇地。登州戚氏岳家军,铸刀初成姓为记。
忆昔浙闽与三边,公所到处皆凌烟。虏酒朔风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
几经流传济南驿,徐侯得之若拱壁。银函未改明时装,鸊鹈血染苔花碧。
我今持节过莱阳,下马直上徐侯堂。徐侯宝刀举相赠,知余团练兼御防。
千金挂树生不疑,楚弓楚得千古奇。即今防边无二义,关东诸将何离披。
北洋舟师更无论,一掷二千六百万。遂令穷岛逞天骄,海夹虾夷任滋蔓。
朝廷命我治乡兵,徐侯与我同岁生。俯仰东南天半壁,酒酣斫地泪纵横。

这首诗是明朝戚继光的《谢徐明府桂宝》。诗中描述了戚继光在蓟镇(今北京北部一带)时,得到了一把由登州戚氏岳家军铸造的刀,这把刀上刻有万历十年(1582年)的文字,象征着他的军事生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徐明府赠刀的感激之情和对过去军事生涯的回忆。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
昔日曾经雕刻《南塘集》一书,今天却意外地得到了戚家刀。

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刀虽然轻得像纸一样,但刀刃上的光泽却像水一样明亮,两行的款识如同秋天的锋芒一般。

上镌万历十年字,是时公居蓟镇地。
刀上刻着“万历十年”的字样,那时戚继光就居住在这里。

登州戚氏岳家军,铸刀初成姓为记。
登州的戚氏家族是明朝的名将戚继光,他们在铸造这把刀时,将其作为标记。

忆昔浙闽与三边,公所到处皆凌烟。
回忆起当年他在浙江、福建以及边境地区作战时的情况,那里都有他留下的功绩。

虏酒朔风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
即使在寒冷的北风中喝着敌人的酒,也丝毫不能让他醉倒,他的精神仍然像三百年前一样敏锐。

几经流传济南驿,徐侯得之若拱壁。
经过多次传阅后,它最终到了济南驿这个地方,徐侯得到了它就像得到了一件珍贵的宝物。

银函未改明时装,鸊鹈血染苔花碧。
这把刀原本装在一个银色的盒子里,上面没有改变明朝的样式,而且用鸊鹈鸟的血染成了绿色,使刀身更加翠绿。

我今持节过莱阳,下马直上徐侯堂。
现在我拿着符节经过莱阳,下车后直接来到徐侯的家中。

徐侯宝刀举相赠,知余团练兼御防。
徐侯把这把宝刀送给我,知道我也是一个团练官和负责防御工作的官员。

千金挂树生不疑,楚弓楚得千古奇。
即使这把刀被挂在树上,也不会被人怀疑它是楚王的弓或是楚国的刀,因为它是楚国的珍宝,具有千古奇效。

即今防边无二义,关东诸将何离披。
如今边防已经不需要两种武器了,关东的将领们也不用再分兵抵御外敌了。

北洋舟师更无论,一掷二千六百万。
更不用说北洋海军的强大实力了,一次就能投入二亿六千万两白银。

遂令穷岛逞天骄,海夹虾夷任滋蔓。
这导致了那些贫穷的小岛成为了天骄的肆虐之地,海洋中的虾夷岛也被放任发展。

朝廷命我治乡兵,徐侯与我同岁生。
朝廷让我管理家乡的军队,我和徐侯都是同年出生的人。

俯仰东南天半壁,酒酣斫地泪纵横。
我在东南的天空中仰望,酒醉之后挥剑砍地,泪水纵横。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把刀的来龙去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明朝的军事实力和边疆局势,以及诗人个人的志向和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