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钟八肆{宀县}四堵,革亦曰{金嚻戈}鼓则鼍。传闻此钟出岸曲,当随沂泗入黄河。
司农读书天禄阁,古文奇字共切磋。从兹蒐采富藏弆,大收仓籀穷羲娥。
愧余装治止墨本,箧笥渗漯生青螺。是日拓者人尽酒,吴孙二胡颜已酡。
潘伯寅侍郎滂喜斋拓先秦彝器歌
作钟八肆{宀县}四堵,革亦曰{金嚻戈}鼓则鼍。传闻此钟出岸曲,当随沂泗入黄河。
司农读书天禄阁,古文奇字共切磋。从兹蒐采富藏弆,大收仓籀穷羲娥。
愧余装治止墨本,箧笥渗漯生青螺。是日拓者人尽酒,吴孙二胡颜已酡。
注释:
- 作钟八肆{宀县}四堵:制作钟时,有八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 革亦曰{金嚻戈}鼓则鼍:皮革也是制作兵器的材料之一,鼓则是战争中常用的乐器。据说这种钟是从岸曲地区传来的,后来随着沂水、泗水流入黄河。
- 司农读书天禄阁:司农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农田事务。天禄阁是古代皇家藏书楼的名称。古文奇字共切磋:这里指的是在天禄阁共同学习和研究古文和奇字。
- 是日拓者人尽酒:这一天,所有的拓片制作的人都喝上了美酒。
- 吴孙二胡颜已酡:吴孙是两个人的姓氏。他们因为拓片制作而感到高兴,以至于脸红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先秦彝器拓片制作技艺的文章。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制作青铜钟的过程,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技艺的钦佩之情。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的天禄阁,这是我国古代皇家藏书楼的名称,象征着古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古文和奇字的学习与研究,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一句“是日拓者人尽酒”,描绘了拓片制作成功后的喜悦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工匠们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