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注释:-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 译文: - 赞美贤明公正的官员,他们都认为他是在被弹劾时才表现出他的才华和正直。他们赞扬他高尚的道德品质,但他因病无法再担任官职。他们在梦中都像参禅定一样平静,他们的坟墓都被化成了城市。他们应该怜悯自己的寂灭,人们只是在悲伤中度过一生。 -
五言诗《登郡北佛龛》原文: 石壁江城后,篮舆晚暂登。 古龛千塔佛,秋树一山僧。 清磬和虚籁,香泉吐暗藤。 愿将身洒扫,求官复作能。 注释: - 石壁江城后:指在岩石环绕的江城后面。 - 篮舆晚暂登:形容诗人乘坐篮子车(一种简易的交通工具)在傍晚时分短暂地登上高处。 - 古龛千塔佛:形容佛龛内有许多佛像,这些佛像历经岁月依然庄严神圣。 - 秋树一山僧:指秋天的山林之中只有一位僧人,表现出宁静
这首诗是李白送他的好友韦侍御(韦应物)到湖南幕府去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执宪随征虏,逢秋出故关。 “执宪”是指持剑执法,“征虏”指征伐匈奴。这里说李白拿着剑,随着征讨敌军的人一起出征。“逢秋”是指秋天到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李白手持利剑,与士兵们一起,在秋天里走出边关。 雨多愁郢路,叶下识衡山。 “郢路”指的是楚国的都城,“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
九日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 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 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 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注释: 1. 惆怅重阳日:惆怅,心中有所感伤。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2. 空山野菊新:山野之中,菊花盛开,显得格外新鲜。 3. 蒹葭(jiān yā)百战地:蒹葭,即芦苇,这里指战场。百战地,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地方。 4. 江海十年人:江海,泛指江河湖海。十年人
这首诗是李白在庐山与好友皇甫冉告别时写的一首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 注释:佛法允许我远离尘世的烦恼,而我的诗歌却能让这位僧人感到亲切。 - 赏析:诗人以佛教的“出离”为题,通过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像佛法一样,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2.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 注释:独自回到那棵古老的松树旁边过夜
注释: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文若指的是张良,他以智谋和忠诚著称于世,被誉为“全德”,即完全的德行和美德。留侯则是张良的别称,因为张良曾为汉高祖刘邦出谋划策,被封为留侯。这里的“重名”可能是指张良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名声。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这里的“论公”可能是指对张良的评价或议论,“病”则是指疾病。张良一生虽然有很高的地位和名声,但他却选择不参与朝政,而是专注于辅佐刘邦治理国家
【注释】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我奉上此诗以酬谢路五郎中。路五是当时名士,曾任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院长”指路五任工部员外时的职务。 一门(即一府):指路五在工部的官职所在地。 万里作长城:比喻为国家保卫边疆。 问绢:请他赐给绢帛。 扬旗(yáng qí):扬扬地举起军旗。细柳营:唐初名将李绩驻守边镇时,军中有“细柳营”,其营哨所皆植柳,士卒闻号令,皆偃刀奋迅,不敢动。
注释: 九日送人:在重阳节这一天送别朋友。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晴好的天气应该庆祝重阳节,站在高处却感到远离家乡。 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湖水清澈可以映出千户人家的倒影,雾气弥漫使得四周群山显得更长。 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年纪渐长的自己,感受到寒意的菊花也半黄了。 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在离别之前就已经感到悲伤,还没离开就已经开始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最后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登秦岭 "南登秦岭头",表明诗人开始了他的旅程,向南攀登到了秦岭的高处。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位于陕西省南部,横跨多省,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意义。 回望始堪愁 这里的“始”字可能指开始或初始,诗人在登高之后,不禁回首往事,感到忧愁和思念。可能是因为他对即将离开的故乡或友人有所留恋。 汉阙青门远
【译文】 我登上湓城浦,望见庐山初晴。直省的诏书催赴江阴。 向西眺望香炉山雪,千峰晚色新。 白发人悲叹做了官,黄纸上的诏书苦催促。 多背登山鞋,深藏漉酒巾。 伤心公府内,手板日相亲。 【注释】 登:登上;西望:向西眺望;白头:白发人,指年老的官吏;作吏:做官;黄纸:诏书;多:很多,形容数量大;负:背着;公府:官府;手板:手板刑,一种刑罚工具;日:每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