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
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
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
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九日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

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

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

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注释:

  1. 惆怅重阳日:惆怅,心中有所感伤。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2. 空山野菊新:山野之中,菊花盛开,显得格外新鲜。
  3. 蒹葭(jiān yā)百战地:蒹葭,即芦苇,这里指战场。百战地,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地方。
  4. 江海十年人:江海,泛指江河湖海。十年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5. 叹老堪衰柳:感叹衰老,形容柳树已经枯萎。
  6. 伤秋对白蘋(pín):伤秋,因秋天而感到忧伤。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7. 孤楼闻夕磬(qìng):孤楼,独自居住的楼台。夕磬,傍晚的钟声。
  8. 塘路向城闉(yīn):塘路,小河上的桥或路。城闉,指城市的城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写于重阳节时,诗人登上九日登高的高处,俯瞰四周,感慨万千。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惆怅重阳日”,直接点明了重阳节这个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怀念之情。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个时候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在诗人眼中,这个传统节日却充满了无奈和伤感。

第二句“空山野菊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登上高山,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空荡的山野中,菊花盛开,显得格外鲜艳。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两句“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诗人用蒹葭和江海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蒹葭是一种生长在河边的植物,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这里的“百战地”指的是曾经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地方,象征着诗人过去的艰辛历程。而“江海十年人”则是指度过漫长岁月的人,这里的“十年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是他曾经的朋友。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自己情感的真实写照。“叹老”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感慨;“衰柳”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枯萎状态;“伤秋”则是指秋天带来的凄凉之感。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也表达了他对季节更迭带来的哀愁。

最后两句“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诗人通过听觉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孤楼”指的是孤独的楼台,可能是诗人自己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他所欣赏的地方;“夕磬”则是指傍晚时分敲击的钟声;“塘路”指的是小河上的桥或路。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也表达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